自动对焦照相机发展史(1985~1992)


    Copyright


前期工作

1985年

1986年

1987年

1988年

 

1989年

1990年

1991年

1992年

前期工作

照相机自动聚焦系统的研制历史最早要追溯到60年代。1963年,Canon公司曾在原西德的科隆博览会(Photokina)上展出了一架自动聚焦照相机的样机;1974年,Nikon公司也在这一个博览会上展出了一架样品;由于这些样机结构复杂和体积过大等原因,未能成为商品。直至1975年,美国的亨尼威尔(Honeywell)公司才发表了具有实用价值的自动聚焦组件Vistronic System,称为双象对称式光电自动聚焦系统(简称VAF系统)。亨尼威尔当时并未生产出照相机,但在近20年后,却因为此技术而给公司带来一笔意想不到的收入,这是后话,暂且不表。

日本小西六写真工业公司(于1987年10月20日改名为柯尼卡有限公司,Konica)于1977年元月开始研制,并于同年11月率先推出了世界上第一架35毫米自动聚焦袖珍照相机柯尼卡C35 AF,这是第一架作为实用商品出售的AF照相机。它采用了亨尼威尔公司生产的自动聚焦组件。该机的AF系统是通过两个测距窗后面的反光镜把影像反射到AF传感器来工作的,传感器把两个影像的反差进行比较,并改变其中一块反光镜的位置,当两个影像的反差完全一致时,AF组件内部的集成电路即可操纵照相机进行调焦,从而实现了自动聚焦。由于这一系统获得了成功,所以后来有许多公司都采用Vistronic自动聚焦组件来生产自己的AF相机。由于该系统是接受外来光线的,属于“被动型”AF系统,所以C35 AF的不足之处是当光线暗和被摄体反差低时无法工作,更重要的是聚焦的精度不高(从1.1米至无穷远分11级聚焦),由于该袖珍照相机的镜头焦距短(38/2.8),加上拍摄时大多是选择小光圈,聚焦不准的不足可以由景深来补救。该系统在约80毫秒时间内完成聚焦过程。

1978年,美国宝丽莱公司(Polaroid)推出了超声波自动聚焦一次成像照相机SX-70 Sonar AF。这种照相机采用了所谓的“主动型”AF系统,由照相机本身发出超声波信号,并测量从被摄体返回来的信号。超声波自动聚焦系统属“主动型”,其优点是不受光线条件的影响,能在完全黑暗的情况下工作。但不能透过玻璃进行工作,对吸收超声波的物体也会给出不正确的测距结果。该机的自动聚焦过程所用时间约60毫秒。

1979年11月,佳能推出了第一架采用红外线测距的自动聚焦照相机AF35M,其工作原理与超声波AF系统类似,其优缺点也是类似的。由于该系统结构简练和精度较高,许多公司纷纷采用这类系统。

由于自动聚焦在袖珍相机上成功地得以实现,作为单反机主要生产厂的日本各大公司,试图在单反机上实现自动聚焦。佳能和理光(Ricoh)两家公司则是从镜头入手,以研制AF镜头为主攻方向。这类AF镜头与现在的不同,它们只能用于常规的手动聚焦单反照相机上,镜头本身装有AF伺服马达和AF检测装置。佳能于1980年推出了一支35~70/4的AF变焦镜头;理光则推出一支50/2的AF标准镜头。这两支镜头的特点是在镜身上装有聚焦系统和聚焦驱动马达及电池,所以也称外光式AF系统。从外观上看显得很笨重。在圆形的镜筒上附加了一个方型的大包,不甚美观。佳能的镜头采用了自己研制开发“固态三角测量”系统(SST,Solid State Triangulation),在镜头里排列有数百只检测传感器,用于接收来自被摄体的两束光线。来自被摄体的光线分别经过固定反光镜和可动反光镜后,再反射到两个透镜及一个三角棱镜,分别照射在检测传感器上,使之变换成电信号。通过比较这两束光线的差别,电子线路计算出被摄体与照相机之间的距离,并指示驱动马达将镜头内活动的光学元件旋转至所需的位置。使用这类镜头拍摄时,操作者要将照相机对准被摄体,然后按下镜头上的一个按钮启动自动聚焦系统。

1981年,佳能采用“固态三角测量”系统,生产了一架具有被动型自动聚焦系统的袖珍相机AF35ML,采用了240个CCD组成的测距组件;日本奥林巴斯光学有限公司(Olympus)则采用了日本精工研制的FCM系统推出了C-AF袖珍相机。同年11月,日本潘太克斯(Pentax,即旭光学有限公司)以ME-Super为原型,加装了自动聚焦组件和聚焦指示系统,推出了与后来机身一体化自动聚焦单反机最为接近的、具有自动聚焦指示(即辅助聚焦系统)的ME-F单反机。配用特制的SMC AF35-70/2.8自动聚焦镜头时具有自动聚焦功能;而用手动聚焦镜头时,取景框下有快速聚焦指示信号。这可以称是世界上第一架AF单反机,也是第一部实现TTL AF方式的单反机。

1982年3月,佳能在原AV-1的基础上,推出了一架具有快速聚焦指示(QF,Quick Fcous)的单反机AL-1,与潘太克斯ME-F的辅助聚焦系统类似。而奥林巴斯亦于同年随其OM-30一同推出了一支35-70/4的AF镜头。该镜头同佳能和理光的AF镜头一样,有一个方形的大包,内装有焦点检测装置和聚焦马达。该镜头的特点是有三种聚焦方式,除了单次和连续自动聚焦方式外,还首次实现了“陷井”聚焦。

尼康也于1983年在其大受欢迎的专业照相机F3的基础上推出了具有自动聚焦功能的F3AF,尼康的做法与其他公司的不太一样,虽然在镜头内装入AF马达,但焦点检测装置是装在特制的DX-1自动聚焦取景器中。也属TTL AF系统。当时只生产了80/2.8和200/3.5ED IF两款AF镜头,原手动聚焦镜头则要配用增距镜TC-16才能实现自动聚焦,并在原F3的机身上多加了一个触点。由于DX-1取景器内置有AF检测装置和两节七号电池,使得其体积很大。并且因该机的AF检测装置的性能未过关,而且价格偏高,配套镜头少,所以在市场上并没有获得很大的成功。

在此期间,不太出名的日本企能工业公司(Chinon)也推出了两支AF镜头50/1.7和35-70/3.5-4.5。这两支镜头与其他公司的AF镜头不一样,所采用的是红外线主动型AF系统,可用于其CE-5单反机上。理光也推出了具有电子辅助聚焦系统的单反机XR-F。

1983年,Minolta公司在原X-500的基础上,推出了带TTL相位检测辅助聚焦系统的X-600,其基本指标与X-500差不多,只是增加了电子辅助聚焦系统。上述所有涉及自动聚焦单反机的研究工作,基本的出发点均是在原有的单反机的基础上进行改良,企图将自动聚焦作为一项附属功能添加到原有的单反机上,事实证明,这种做法是不成功的。直至1984年,日本各照相机主要生产厂家都推出了自己的自动聚焦产品,唯一例外的是美能达,作为日本照相机制造业“五巨头”中的一分子,它除了生产出带电子辅助聚焦的X-600和一些AF袖珍相机之外,在AF单反机的研制方面并无出色表现。

当时尽管市场上已有柯尼卡C35AF、佳能AF35M和AF35ML、美能达AF-C、尼康L35AF、理光AF2和FF3-AF等一批自动聚焦袖珍照相机;单反机中有潘太克斯ME-F、奥林巴斯OM-30和尼康F3AF等以及一些AF镜头,但是并未对整个照相机制造业带来深刻的影响,当时的大多数AF单反机产品都是将AF马达和电路装在镜头内,因此镜头的外形不美观,而且重量大,最为重要的是AF性能偏低。至此,真正的、具有实用性的、价格适中的AF单镜头反光照相机仍未出现,它依旧是许多人的梦想。同时,不少公司仍在努力探索。潘太克斯和奥林巴斯两公司分别在研制新型AF传感器;各公司正在尽量使马达微型化,以便能装入机身中,而又不使机身的体积过于庞大;美能达则与原西德莱兹(LEITZ)公司一起,于1978年开始研制莱卡LEICA R3的样机。由于这两家均对照相机机电系统有独到之处的公司联合起来,所以后来美能达在AF单反机研制方面得取了令人瞩目的成果也就不足为奇了。


1985年 [返回页首]

任何一件大事发生之前,总是被许多未经证实的传言所笼罩,照相机行业也不例外。1984年,在日本照相机制造业中就有传言称,美能达不久将推出一款新相机,美能达对此既不承认也不否认。许多人猜测这款新相机可能是X-900,将比原来的X-700功能更强,是供专业人士使用的相机。

层层迷雾终于被驱散,传言终于被证实。1985年2月,美能达向市场推出了世界上第一架机身一体化的AF单反机α7000,但它并不是X系列的相机,也不是专业相机,而是一架全新的单反机。该单反机不仅第一次使自动聚焦实用化、而且还代表了至1985年为止,35毫米单反机设计的最高水平。它的诞生为新一代的35毫米AF单反机的设计制定了一个基准(如同当年尼康的NIKONF为35毫米单反机定下基准那样)。这一切都是其他几家著名照相机生产厂家数年来苦苦探索的。随后出现的不少AF单反机从外形和功能设置上,基本上是以α7000来作为参照。

美能达α7000的研究开发始于X-700设计完毕之后,前后历时4年,共耗资20多亿日元,是一项具有一定风险的革新。在此同时,尼康、佳能、潘太克斯、奥林巴斯等公司也在进行AF单反机的研究,而且还生产出不少产品,但没有一家公司能对AF单反机的前途作出肯定的回答。广大用户对于这类新一代的照相机持何态度不可得知,若稍有不慎,就有可能带来巨大的经济损失,所以各大公司采取了谨慎的做法,不敢贸然行事。当时在美能达公司内部,亦因已经成为拳头产品之一的办公机器的生产得到迅速发展,而照相机生产的利润只占全公司总利润的一小部分,从而有放弃照相机生产的苗头。但公司里的年青设计师们坚持主张开发自动聚焦型全自动单反机。经过激烈的争论,他们占了上风。在当时全世界单反机市场萧条的黯淡气氛下,美能达似乎处于背水一战的境地,也正因为如此,使得美能达的照相机生产先置于死地而后生。

美能达α7000的出现,立即在整个摄影界引起了巨大的震动,使其他照相机生产厂家大吃一惊。从某种意义上讲,美能达是代表了整个日本的照相机制造业来研制自动聚焦单反机的,它首先推出α7000,实际上是投石问路,看看公众对自动聚焦这一新生事物的反应如何,究竟这类自动聚焦单反机是否会受到摄影爱好者的欢迎?原有的用户会不会放弃旧有的装备而改用AF单反机?

美能达α7000一投放市场,首先倍受中老年人的欢迎。他们因年事渐高,眼力不济,觉得对焦是很麻烦的事。而用了α7000,只要按动快门,就能拍出清晰精彩的照片,又使他们回到摄影爱好者的行列中。其次从高龄人中开始的“自动聚焦”热迅速扩展到年轻人中,因此该机的销售势头如同破竹。由于α7000性能高,价格合理,所以在短短的半年内就销售了50多万架,从而使美能达当年的照相机销售量超过了连续八年保持销量第一的佳能公司,而雄居日本第一,该公司的当年利润也陡升了70%。美能达并没有想到会获得如此巨大的成功,而其他一些厂家则因持谨慎态度,痛失良机。因为从技术上来讲,当时已经出现了较为成功的AF系统(如TTL相位检测系统等),剩下的问题是将聚焦马达微型化和放于何处,与1985年出现的机身一体化AF单反机只有一步之遥了。α7000的出现,标志着实用化AF单反机的诞生,并使萎缩的单反机市场得以复苏。美能达α7000是一架全新设计的单反机,它与其他公司的改良做法不同,采用了完全革新的方法,从镜头卡口入手,放弃了沿用数十年的MD卡口,启用了完全新型的AF卡口。

在外型上,也与当时的大多数常规的单反机不同,在机身顶上装有一块液晶显示面板(LCD),用来显示如各种参数,代替了原来的刻度盘。α7000还一反过去的所有单反机调整光圈是在镜头上完成的作法,将光圈调节也改在机身上了。整个机身上看不到一个旋钮,全部由按钮来代替。

美能达α7000拥有数个世界第一。(1)世界上第一台机身一体化AF单反机;(2)第一次实现多曝光程序自动选择(其实在此之前,于1983年推出的FA上就实现了双曝光程序自动选择,α7000只是将其拓广了);(3)第一次实现快速程序偏移;(4)第一次能在全黑的场合可实现自动聚焦和TTL闪光控制。在推出α7000的同时,美能达还推出了一系列的AF镜头和相应的闪光灯。最为重要也是最基本的是它的AF系统。以现在的标准来衡量美能达α7000,它的AF速度的确是慢的,但在当时,它确实是最优秀的。例如用35-70/4镜头从1米处向无穷远处聚焦,整个行程只要0.45秒,可见其聚焦速度是一般人所不能相比的。

尽管美能达摒弃了它原有的MD卡口,在新一代的AF单反机上启用了新卡口(该卡口与MD卡口完全不兼容,这在残酷的市场竞争中是很危险的),但由于它不仅具有自动聚焦功能,机身上的其它功能也比一般的相机要多(如四种曝光方式等),加上美能达是按系统机型来设计α7000的,在推出机身的同时也推出了一批AF镜头和相应的附件,美能达不仅仅是设计了一架新型单反机,而是将一整套全新的单反机系统奉献给用户,所以销路一直很好。直至1989年,在4年中就售出了250万架,确实是令人刮目相看了。在此之前,日本照相机制造五大厂家的排列中(尼康、佳能、潘太克斯、美能达和奥林巴斯),美能达常常处于最后一位。随着α7000的推出,美能达的名声愈来愈响,终于使美能达年轻的设计师们松了一口气。同年,美能达α7000一举夺得了1985至1986年度“欧洲相机”(European Camera)的和1985年“日本相机大奖”(Camera Grand Prix)的称号。

美能达在对这一划时代新产品的命名上,也煞费苦心(7000是在西欧市场的名称,在日本市场为α7000,在北美市场则为MAXXUM 7000)。“7000”这一数字早已确定,因为“7”对美能达公司的照相机生产来说,是充满希望和幸运的数字。从以往照相机生产的历史来看,1962年2月20日美能达Himatic相机被美国宇宙飞船Friendship 7(友谊7号)的飞行员约翰·格林(JohnGlenn)带入太空;而美国的最初五架载人宇宙飞船均有数字“7”:自由7号、解放钟声7号、友谊7号、曙光女神7号和西格玛7号。从此,美能达与数字“7”结下了不解之缘,随后大受人们欢迎的“XD-7”、“X-7”、“X-70”和“X-700”,无一例外地使用了数字“7”。而打头的字母采用了“α”。α是希腊字母表中的第一个字母,而夜空中最明亮的星取名为α星,它具有事物初始的意义,对于这架开创照相机生产新纪元的机种来说,用α最贴切不过了。如今α成为了美能达AF单反机的代名词。


1986年 [返回页首]

美能达公司在获得了巨大成就面前并未停止前进的步伐。于同年9月,一鼓作气推出了第一架机身一体化的专业型AF单反机α9000,以适应专业人士的需要。并于次年6月推出了在α7000基础上的简化型机α5000,从而形成了一条连续的阵线,兵分高中低三路向市场进军,使普通摄影爱好者也能享受到自动聚焦的好处。为了迎合专业人士的口味,α9000除了具备有自动聚焦功能外,其余与传统的手动聚焦单反机相差不大。它并没有内置马达卷片器,输片系统是传统的手动方式。在自动聚焦方面,α9000采用了连续AF方式,这种方式与α7000的单次AF方式不同,在任意时刻均可释放快门,因此可以及时地捕捉到精彩的画面。这种连续自动聚焦方式后来亦成为了一种标准方式。α9000上首创的电子式景深预测装置别具特色,它可以在各种曝光方式下使用,均能将光圈收缩到曝光的实际值处。事实证明,α9000也是一架成功的AF单反机。

而α5000只有程序自动曝光和手动曝光两种方式,但对于初学摄影者来说,它是完全能够满足要求的。

当美能达沉浸在胜利的欢悦之际、它的AF单反机行销全世界之时,一记意想不到的打击来自美利坚合众国,美国亨尼威尔公司对美能达提出控诉,称它侵犯了其AF专利技术。从此,一场漫长的官司拉开序幕。至于最终谁赢谁输,暂且不表。

在美能达α7000获得巨大成功之后,日本的另外几家大公司似乎有点不知所措,同时也并不甘心让美能达独占AF单反机市场。对美能达的挑战作出反应的第一家公司是大名鼎鼎的尼康。尼康公司于1986年4月推出了该公司的第一架机身一体化AF单反机F-501。尼康曾经生产过F3AF,对自动聚焦系统也做过大量的研究工作,所以在α7000面世后不久就推出了F-501是理所当然的。从外形看F-501与其手动聚焦相机F-301没有什么区别,可见尼康是仓促应战的,给人的印象是仅在F-301上增加了AF功能,事实上也正是如此。

F-501第一次将两种AF方式(单次AF和连续AF,美能达α7000只有单次AF,而α9000则只有连续AF)集于一身。更为重要的是,尼康F-501不仅使用其新型的AF镜头,它还能使用1956年以来尼康生产的所有手动聚焦镜头。这对于尼康照相机的用户来说是一大福音。众所周知,尼康照相机一直在摄影界中享有盛誉,其镜头因为光学质量优异则更受专业人士所推崇。而新型的AF单反机仍能使用原有镜头,只是有一些限制(如将手动聚焦镜头用AF单反机上时不能用程序自动曝光方式;也不能使用矩阵式测光方式),但尼康的原有用户并不必全部摒弃原有的装备而向AF系统过渡。尼康在推出F-501的同时,还推出了转换接圈TC-16A,它能将原有的部分手动聚焦镜头转换成AF镜头,使原有的用户也能享受到AF的好处。由于尼康F-501具有上述优点,因此一举夺得了1986至1987年度的“欧洲相机”的称号。

同年10月,奥林巴斯推出了该公司的第一架AF单反机OM 707。该相机外形酷似美能达α7000。OM 707只有程序自动曝光一种方式,但也像美能达α7000一样,可以手动程序偏移。就操作性来讲,使用者仍是能够控制曝光的。OM 707是第一架机身内置AF照明器的单反机,在光线不足的场合不用外接专用闪光灯仍能自动聚焦,比美能达α7000更进一步(α7000的AF照明器是装在专用闪光灯上)。而且第一次在手柄内装入一只闪光指数为12米的闪光灯。虽然OM 707比美能达α7000问世晚,但功能及性能均不及美能达α7000(如AF速度及检测范围),它更像一架单反化的袖珍相机。同年与尼康F-501参加了欧洲相机的竞争,结果名落孙山,而且在市场上反响不大。

1986年底,现已归属日本京磁(KYOCERA)公司的雅西卡也推出了自已的第一架AF单反机230AF。该机的特点是具有陷井聚焦方式(即预先设定好镜头的焦点,当被摄体进入焦点时,相机快门自动开启曝光),这是第一次在机身上装备了这种功能。随230AF还配有一只闪光指数为11米的小型闪光灯一同出售,该闪光灯与机身几乎是一体的。在其外形设计上,230AF显然受美能达α7000的影响。但AF速度和马达进片速度均比美能达α7000低。该公司并于次年推出了230AF的简化机210AF和200AF。

就当时的AF单反机的状况而言,主要的评价指标不在于功能多少,而在于AF速度和AF检测范围。虽然尼康的F-501、奥林巴斯的OM 707和雅西卡的230AF均比美能达α7000面世时间晚,但这三款相机的AF速度和AF检测范围均不如美能达的α7000和α9000,而且在功能上也无大的创新,所以这一时期仍是以美能达α7000作为基准来衡量其他AF单反机,而其他厂家则响起了“打倒α”的口号。


1987年 [返回页首]

作为最大的35毫米相机生产厂家的佳能公司似乎有点反常,在各大公司竞相涌入AF单反机市场之际,它却没有任何动静,似乎是这场自动聚焦大战的的旁观者。实际上佳能在美能达α7000出现后两个月(1985年4月),曾推出了T80(仍为FD卡口)以及三支AC系列AF镜头(50、35-70和75-200),接着又于1986年推出了T系列的顶级机T90。T80似乎是佳能在自动聚焦大战中的前头兵,但因为售价高,而且性能并不比α7000优越,在市场上处于极为不利的地位,几乎是一败涂地,对于在日本连年占销量第一的佳能来说,无疑是一场灾难。因此,佳能决心化悲痛为力量,暗中秣马厉兵,它要确信能设计出一架将美能达α7000打倒的AF单反机,才会出击。

佳能做到了!在沉默了两年后,于1987年3月,佳能推出了其第一架镜头一体化AF单反机EOS 650。佳能与其他公司的做法不同,它是将AF驱动马达装在镜头内,而不是像其他公司那样装在机身内。佳能对于设计这类镜头是有足够的经验。正因为将驱动马达装在镜头内,使得AF速度提高了许多,将美能达α7000一下就甩在了后面,成为当时AF速度最高的照相机。

佳能公司为了使新系列的照相机具有卓越的性能和发展前途,同时也深知仅对原有卡口进行改良是很难奏效的,加上看到了美能达放弃原有卡口而获得巨大成功,所以也依法泡制,对其新的EOS系列照相机进行了革新,基本放弃了已使用近30年传统的FD卡口,使得现有庞大的FD系列镜头群及F-1N、A系列、T系列照相机和附件等陷入了一种前途叵测的境地。

EOS表示电子光学系统(Electronic Optical System)的意思。EOS 650所采用的EF系列全电子信息传递镜头卡口,取消了全部的机械联动装置,只依靠八只触点来实现机身与镜头的信息交换,减少了因机械磨损所带来的误差,提高了精度。每只EF镜头内均有两只马达,一只用来自动聚焦;一只用来控制光圈的开启。AF马达分为弧形马达和超声波马达两种,具有超声波马达的镜头在自动聚焦时,几乎是无声的。

在AF检测系统方面,EOS 650采用了佳能公司开发的BASIS(基存储影像感应器)作为传感器,与其他公司的CCD传感器有所不同,其灵敏度和AF速度均高于其他公司的AF系统。

EOS 650还首创了景深优先程序自动曝光方式。在拍摄时,分别对前后两点进行自动聚焦,然后重新构图拍摄,照相机会根据两点与照相机的距离,自动地选择适当的光圈,按光圈优先自动曝光。这种曝光方式尤其受到摄影初学者的喜爱。实践证明了这种新型的曝光方式是实用的,所以佳能在以后的许多AF单反机中也装备了这种曝光方式。

由于EOS 650具有一系列的优点,因此荣获了1987至1988年度的“欧洲相机”的光荣称号和1987年度“日本相机大奖”。同时由于佳能将超声波马达装入镜头内,也获得了当年的“欧洲科技创新大奖”(European INNO Award),可见佳能的新系列AF单反机的确身手不凡。

由于佳能也像美能达那样,放弃了原有卡口而采用新型的AF卡口。但是佳能FD系列镜头的市场占有率远高于美能达的MD系列镜头,所以在EOS系列相机推出后,抱怨佳能新旧系列镜头不能互换的呼声很高,而抱怨美能达的调子则要低得多。

相反,尼康由于新型的AF卡口与原有的F型卡口兼容,而得到了不少好处。在市场竞争上,尼康因为其新旧镜头通用性良好而极具竞争性。

在EOS 650诞生后仅两个月,佳能为专业人士奉献了EOS 620半专业型AF单反机。该机的外形与EOS 650一样,只是机身和快门采用了金属来制造,以适应在更严酷的环境中使用。在性能上,EOS 620将快门速度和闪光灯同步速度分别提高到1/4000和1/250秒,并省略了EOS 650上的景深优先程序曝光方式,增加了多重曝光和自动包围曝光方式。

同年3月,潘太克斯也推出了其第一架机身一体化AF单反机SFX。从基本功能和性能方面看,SFX与其他AF单反机无多大的区别,其新颖之处在于首创了在35毫米单反机内内置闪光灯。潘太克斯是自美能达、尼康和佳能之后才推出其AF单反机的,因此看到了美能达由于放弃原有镜头卡口所经历的痛苦,也看到了尼康因新旧卡口兼容而得到的好处,所以它推出的SFX仍保留了最为流行的KA卡口,使得拥有KA型卡口镜头的用户不必放弃现有的镜头。潘太克斯比尼康做得更好,手动聚焦镜头用于AF相机上,除不能自动聚焦外,相机的全部功能均可发挥效用,而且还具有陷井聚焦功能。真是后来者居上,笑到最后者笑得最甜。

尼康在推出了F-501之后,于1987年6月推出了为初级摄影爱好者而设计的F-401,这是尼康第一架在机身上调节光圈的单反机。与F-501相比,该机增加了快门优先自动曝光方式并启用了尼康的简化型矩阵式测光方式。但取景信息很少,而且AF速度也不高,实属一架普及机型,因价格比较低,对于那些崇拜尼康相机的人士来说,的确是较好的选择。

 

 

 

 

 

 


1988年 [返回页首]

企能公司在日本众多的照相机厂家中并不算大厂,但仍在1988年底推出了该公司有史以来设计得最好的CP-9AF单反机,表现了其进取精神。该公司是唯一与佳能采用了相同的设计思想,将AF马达放入镜头内的公司。CP-9AF由于出世比较晚,它将在此之前的大部分AF单反机的功能集中在一起,吸收了许多其他AF单反机的优点,如未改变原来的镜头卡口、多重曝光、自动包围曝光和定时自动连续拍摄等,这在当时是绝无仅有的,性能价格比很高,曾一度成为比较畅销的机种。

由于佳能EOS 650的出现,AF速度得以明显提高,佳能EOS系列单反机的性能价格比也明显高于其他机种,衡量AF单反机的基准似乎已经转移为佳能的EOS 650了。

美能达并不以此为然,因为该公司还有一张王牌还未打出来。早在美能达α7000推向市场之前,美能达已经在设计其第二代AF单反机了。在佳能EOS 650和EOS 620面世的第二年(1988年5月中旬),美能达推出了其第二代AF单反机Dynax 7000i。Dynax 7000i是一架完全不同于α7000的照相机,“i”代表智能化的意思。它具有美能达首创的焦点预测AF方式和“艺术创作软件卡系统”。AF检测装置首次采用了三组共255个CCD的组件,三组中有两组纵向排列,另一组则横向排列,使AF系统的适应范围更广,而且AF区域是普通AF相机的12倍,聚焦时被摄体不一定要处于画面的中央;AF速度也高于佳能的EOS 650而成为当时最快的。如配用35-80毫米镜头时,从最近聚焦距离至无穷远聚焦,只用了1/8秒。整个AF系统按所谓的“智能化”来工作,照相机能根据被摄体的运动情况自动地选择单次AF或连续AF。

美能达Dynax 7000i的这两项首创对以后AF照相机的设计产生了深远的影响。尤其是作为第二代自动聚焦单反机标志的焦点预测功能,成为了以后各公司AF单反机的标准功能之一。

在Dynax 7000i以前所有的AF单反机,无论是单次AF或是连续AF,也不论AF速度快或慢,都存在着时滞问题。即在按下快门释放钮时,相机的反光镜向上翻,让出光路后,快门才开启进行曝光。在反光镜上翻的过程中,相机的AF系统因为没有信号而暂停了工作。从反光镜上翻到快门帘幕开启之间存在着1/15秒左右的时间滞后。若是拍摄动体,由于这1/15秒的时滞,原来已经聚好焦的被摄体会由于运动速度快而在曝光的那一瞬间偏离焦点,使得照片不清晰。所以这类AF相机并不适合于拍摄动体。

而Dynax 7000i的焦点预测AF方式能较好地解决这个问题。在自动聚焦时,Dynax 7000i能测量出动体的运动速度,在按下快门释放钮时,相机内的微处理器就能预估出动体在快门开启的那一瞬间,被摄动体将处的位置,然后在反光镜上翻的过程中,将镜头焦点调节至所预测的位置。

Dynax 7000i的测光系统与AF系统是相联系的。焦点锁定的同时也锁定了曝光量;新型的多分区测光方式还能根据被摄主体在画面上所占的位置来调整测光值,使曝光更为准确。

由于Dynax7000i有许多创新之举,在同年为美能达公司第三次夺得了“欧洲相机”的称号,标志着第二代新型AF单反机时代的来临。

到1988年止,能够生产AF单反机的日本厂家均已推出了各自的产品。随后,各公司纷纷生产了不同的新机型和一系列的AF镜头,为不同层次的摄影爱好者提供得心应手的摄影装备。1988至今可称得上是AF单反机发展的鼎盛时期,其发展势头仍未减弱。

1988年,潘太克斯在SFX的基础上推出了改进型机SFXN(N表示新型的意思),将AF速度、最高快门速度和闪光灯同步速度均加以提高;并推出了SFXN的简化型机SF7,以满足初学摄影者的需要。尽管SF7是SFXN的简化型机,但从功能和性能方面来看,均已接近美能达α7000,而且还有内置闪光灯(指数12)。

尼康公司则在1988年6月推出了尼康照相机系列中电子化程度最高的F-801,是尼康第一次采用流线形设计的相机。从操作性来看,F-801与所有尼康相机均不同,若把机身前的NIKON字样挡住,它与佳能或美能达的AF单反机很相似。F-801也是尼康第一架用按钮代替传统转盘的全按钮式单反机。而且也与其他公司一样,采用了大屏幕液晶显示面板。也许是尼康为了在AF单反机设计中不致于太落后,所以采取了与其他公司类似的外形设计。

在AF性能上,F-801采用了尼康改进后的AM200AF检测装置,首次将AF检测范围扩展至EV-1。F-801还第一次装备了1/8000秒的最高快门速度(日本考派尔COPAL厂于1986年就已经研制出1/8000秒快门)。从尼康公司照相机的命名习惯来看,F-801并不是为专业人士设计的照相机;但从性能和功能来看,它不仅具有专业相机的功能(如多重曝光、景深预测等),而且有些指标还优于很多专业相机(如1/8000秒快门和1/250秒闪光灯同步速度)。令人遗憾的是,F-801并不具有流行的焦点预测AF方式。虽然该机有很多突出的优点,若只就自动聚焦系统而言,可以说F-801并不是最好的。

同年7月美能达公司则在Dynax7000i的基础上推出了简化型机Dynax 3000i。该机实质上等同于可更换镜头的袖珍相机,曝光方式只有程序自动曝光一种,重量只有420克,是当时最轻巧的AF单反机之一。其特点是配备有先进的焦点预测AF方式,AF速度是同类相机的约四倍。

1988年10月,佳能公司为了迎合初学摄影者的口味,同时也为了对抗美能达的Dynax 3000i,推出了只有程序自动曝光方式和佳能所特有的景深优先程序曝光方式的EOS 850;在此基础上增设一只内置闪光灯,又变成了EOS750;再加上日期机背,又成为EOS 750QD。从操作性能来看,这几款相机类似于袖珍相机,但它们具有可更换镜头和外接闪光灯的优点,一上市就大受欢迎,尤其是EOS 750,在日本的销售势头甚旺。

1988年对于尼康来说是改朝换代的一年,对尼康的用户也是不平静的一年。尼康在这一年12月推出了其第四代专业单反机F4,这在尼康用户中激起千层浪。其中有不少用户,尤其是专业人士,对F4拥有自动聚焦及其他众多的功能而感到恐惧,因为这样一来,新一代的专业相机就与全自动照相机没有什么区别了,专业人士素来引以为荣的全手动调节工作方式将会因照相机制造技术的发展而逐渐消失;但更多的人对此是欢欣无比,因为自动聚焦已经诞生了几年,事实已经证明了它是成熟和可靠的。

尼康F4的设计始于1984年,它的造型并不华丽,但禀承了尼康的传统,非常结实和实用。其机身大部分采用金属制造,但塑料部件还是比前几代尼康专业相机要多。从功能来看,F4似乎没有有什么创新,但是它几乎将当时所有35毫米单反机的功能集于一身。只要其他相机上有的功能,在F4上都可以找到,如焦点预测AF、1/8000秒的最高快门速度、自动包围曝光、高光/阴影控制、陷井聚焦等等,这也算是一项创新吧!因此,F4同时荣获了1989至1990年度的“欧洲相机”称号和1989年度“日本相机大奖”。成为照相机世界中的新一代“贵族”。

若将尼康的F-801与F4相比较,就会发现F-801实际上是一架小型化和按钮化的F4。F4和F-801的推出,似乎给专业摄影师们提出了一个问题:F4的传统式转盘操作与F-801的按钮化操作,哪一种更好用呢?


1989年 [返回页首]

如果说1985至1988年间是美能达占据领先地位的话,那么从1989年开始,佳能则重新重新占主导地位。佳能公司是较晚才推出AF单反机的,为了夺回1985年开始失去的市场,所以在这一时期显得比其他公司要忙碌得多,推出的机种远比美能达和尼康要多。

1989年3月推出的EOS 630是佳能的第一架具有焦点预测AF方式的单反机。该机是在EOS650的基础上而改进得来,甚至连外形也未作任何改变。在程序自动曝光方式上,增加了佳能称之为“程序化影像控制”系统和用户自选功能。佳能EOS630是出现在美能达Dynax 7000i之后,显然“程序化影像控制”系统和用户自选功能是受到美能达Dynax7000i的“艺术创作软件卡”系统的启发和针对Dynax 7000i而设计的。由于EOS630是将这些功能全部内置于机身内,比起美能达Dynax 7000i的附加式软件卡系统就要优越得多。当时每片软件卡的售价为200多元,而EOS 630则不用另外多加费用。显然它的性能价格比要高于Dynax 7000i,所以EOS 630一上市就大受欢迎,其月销售量高于Dynax 7000i。从此,佳能的相机设计开始步入功能繁多的阶段。

由于尼康新一代专业相机F4的出现,佳能也不示弱。于1989年9月也推出了其EOS系列的顶级机EOS-1来与尼康的F4相抗衡。从基本技术指标来看,EOS-1与F4的差别不大,其主要技术指标,如1/8000秒的最高快门速度和1/250秒的闪光灯同步速度,AF检测范围扩展至EV-1等,两者是一样的。但是EOS-1的AF系统是最好的。它第一次采用了佳能新设计的新型CT-BASISAF检测部件,使EOS-1的AF速度比以往的EOS相机要快得多,AF检测范围也扩展至EV-1。更为突出的是EOS-1的焦点预测AF方式,第一次采用了三次测距来预测焦点,因此精度和速度均高于其他机种,而且能预测出正在作加速运动的物体的焦点,比尼康F4和美能达Dynax 7000i的两次测距方法相比,显然要更胜一筹。但与F4相比,EOS-1不能更换取景器,对于专业摄影师来讲也许是不足之处。

从设计策略上看,佳能是将自动聚焦作为其相机的基本出发点;而尼康则一直将它作为相机的一项附加功能来看待。从佳能EOS-1和尼康F4这两架当时35毫米单反机中的“大哥大”,就可见其端倪。从佳能EOS系列相机的命名习惯来看,EOS-1已是该系列中的最高级机型,佳能认为最好的东西自然是"№1"。也许佳能再也不会推出比EOS-1更好的EOS相机了。

1989年,佳能干劲十足,一口气推出了EOS 630、EOS-1以及数架变焦袖珍相机,到该年底,人们想佳能公司在1989年不会再生产新机种了。但是佳能还是凭借着其雄厚的技术实力,推出了新颖别致的EOS RT,虽称不上骇世惊俗,但EOS RT确实令人们叹为观止。

EOS RT是世界上第一架采用固定式半透明反光镜的AF单反机,其原型机是EOS 630,两者的基本指标是一样的。但EOS RT的特点是取景反光镜是固定的,RT则表示“实时”(Real Time)的含义。在快门开启时,反光镜并不抬起来让出光路上翻,光线而是直接透过反光镜而到达胶卷平面进行曝光,因而使快门时间延迟由通常的1/15秒缩短至0.008秒。该机对于从事于体育摄影的人士是非常有用的。EOS RT是限量生产的,总共只生产2万5千架,估计它将成为照相机收藏家的抢手货。

由于尼康的F-401在业余摄影爱好者队伍中受到欢迎,但尼康自己也知道F-401的AF速度和AF检测范围均不如人意,所以在1989年4月将在F-801中使用过的AM200自动聚焦检测装置装入原来的F-401上,成为了F-401s(s表示时髦,Style)。加上推销有方,F-401s更受欢迎。

1989年9月,美能达第三架“i”系列照相机Dynax 5000i面世,它是美能达第一架带内置闪光灯的AF单反机,也是世界上第一架带自动变焦内置闪光灯的AF单反机。使用35-70毫米变焦镜头时,闪光灯指数可在14~16之间随镜头焦距而变化。美能达i系列AF单反机均有焦点预测AF方式,Dynax 5000i也不例外。它与Dynax 7000i一样,也有艺术创作软件卡系统。由于它是中档普及型机种,所以曝光方式只有程序自动曝光和手动曝光两种,但配上A/S(光圈优先自动曝光/快门优先自动曝光)软件卡或体育卡,可以将其扩充成具有四种标准曝光方式和连续AF方式的照相机。

在尼康F4和佳能EOS-1两款专业相机面世后,人们猜测美能达将会在1990年推出一架能与F4和EOS-1相抗衡的专业型AF单反机,根据美能达对AF单反机的命名规则,很可能是Dynax 9000i。但新的一年到来之际,非常令人失望。美能达在春季只推出了Dynax 7000i的改良机型Dynax 8000i。Dynax 8000i除了保留Dynax 7000i的全部优点外,最高快门速度和闪光灯同步速度分别提高到1/8000秒和1/200秒,并增加了多重曝光、远视点取景器和适用于摄影室使用的闪光灯PC插孔。虽然Dynax 8000i是一架性能优良的AF单反机,但它只是Dynax 7000i的增强型机,不足以与尼康F4和佳能EOS-1相匹敌。


1990年 [返回页首]

1990年刚开始,佳能一下就推出了两架佳能称之为“新一代EOS相机”的EOS 10和EOS 700。这类新型相机的特征之一是将以往EOS相机的按钮加转轮选择各种方式的多重做法,改成由一个转盘选择,从而使操作性能大大地得以改善。

EOS 10在EOS家族中排名第二,其特点是采用了条形编码程序扫描系统,使用者可根据需要来改变相机内的程序方式,比美能达的软件卡系统更方便和更实用。在自动聚焦方面,EOS 10自然少不了第二代AF单反机典型的焦点预测AF功能,并首次装备了可单独使用的三区域AF系统,可以方便地拍摄主体偏离中心的照片;必要时,可以由相机自动地选择其中一个AF区域。在测光系统方面,EOS 10将以往佳能EOS系列相机的六分区综合测光改成八分区综合测光,并使自动聚焦与自动曝光配合得更密切。由于EOS 10有许多新颖的自动功能,从而再次为佳能公司同时夺得了1990至1991年度的“欧洲相机”和1990年度“日本相机大奖”的称号。

EOS 700则是用来替换在市场上较受初学摄影爱好者欢迎的EOS 750。它也具有焦点预测AF功能,该机具有多种曝光方式(没有手动曝光),可根据不同场合来选择使用。EOS 10和EOS 700的售价并不高,其原因是大量地采用了工程塑料来制造。更有甚者,EOS 700的镜头卡环也是用塑料来制造。至于其耐用程序如何,只有时间才能回答。

为了填补F-401与F-801之间的空挡,尼康还于1990年9月推出了外形酷似F-801、分别用来取代F-501和F-301的F-601和F-601M。实际上这是一机两款,F-601M是手动聚焦相机。除AF功能外,这两架相机的功能基本一样,但外形稍有区别,F-601还在机顶上多了一只内置闪光灯。F-601是F-801的简化机型,一些内在指标大为降低,如最高快门速度从1/8000秒降至1/2000秒等,是一架为业余摄影爱好者而设计的照相机。由于F-601的外形设计趋向F-801,而不是F-501,可见尼康今后是决心朝着流线型机身的方向发展了。

为了适应摄影初学者的需要,佳能于1990年9月又推出了EOS家族中最小的成员EOS 1000(美国型号为REBEL,叛逆者)和带内置闪光灯的EOS 1000F。这是佳能所声称的“新一代自动聚焦相机的标准”,以尽可能低的成本生产,装入尽可能多的功能。

EOS1000除了有四种典型的曝光方式外,还有数种自动曝光方式,是曝光方式最为完整的AF单反机之一。在操作方式上与以前的EOS相机略有不同,其功能设置可谓是应有尽有,甚至比大多数中档AF单反机要多。尽管在EOS系列的最低档的机型,取景信息却是很丰富,的确是AF单反机中的“叛逆者”,其功能比许多型号还要高的EOS单反机强不少,是一架自动化程度很高、适合于多种层次人士使用的相机。佳能也仿效了尼康推出F-601的做法,顺便带出了一架EOS 1000的简化型手动聚焦单反机EF-M,以满足那些对自动聚焦不感兴趣的用户的要求,从而替这类用户至少节省了AF系统的不必要开支。由于EOS 1000的出现,使佳能AF单反机在1990的销售量,从前一年的第三位跃居为第一位,也是自1985年以来第一次超过美能达,夺回了原来失去的市场。

目前,佳能公司已经停止了EOS 650/620、EOS 850/750/750QD的生产,也就是说,佳能现在生产的EOS系列AF单反机全部具有焦点预测AF方式。从其发展来看,佳能公司似乎采取了一种事事争先、寸土不让的做法,它的EOS系列相机最为齐全,各层次的摄影爱好者均能在这个系列中找到非常合适的相机,真是煞费苦心。


1991年 [返回页首]

尽管在当时(和现在),尼康F-801的功能和性能都很强,但缺少当前最为流行的焦点预测AF方式,而且在测光方式上还不如F-601(缺少点测光方式),显得有点落伍。于是尼康于1991年3月推出了其改良型机F-801S,增加了最为重要的焦点预测AF方式和点测光方式,再次拉开了与F-601的差距。

 

 

1991年,美能达仍未推出人们所期望的i系列专业型AF单反机,反而在6月推出了其第三代AF单反机Dynax 7xi。“xi”表示“专家智能化”的意思。Dynax 7xi同所有美能达以“7”开头的机型一样,同样带有一系列崭新的功能和代表着一种新的技术,这次的代表技术是采用模糊逻辑推理系统,揭开了第五代智能化单反机争夺战的序幕。Dynax 7xi首次采用四组测距组件,使其AF区域比以往的任何一架AF单反机的都要大,用户可以选择其中的任何一组来进行测距,也可以由照相机自动地选择。AF速度是Dynax 8000i的两倍。由于AF区域大,从而实现了多维焦点预测AF,能够预测各方向以及突然改向的动体的焦点。Dynax 7xi还首次启用了美能达创造的蜂巢式测光系统,与AF系统联动,配合其模糊逻辑推理系统,能更准确地判断出被摄主体的位置和测取其曝光量;在程序自动曝光方面也有新的突破,改变了以前只根据镜头焦距来选择程序的做法,第一次实现了根据被摄体运动情况和镜头焦距相结合来选择曝光量。Dynax 7xi还第一次在单反机上实现了在变焦袖珍相机中常见的自动变焦构图功能。为配合自动变焦构图,美能达同时还推出了五支内置变焦马达的新型xi系列镜头。Dynax 7xi具有许多项世界第一,给照相机制造业再次带来一场震动。再次夺得1991至1992年度的“欧洲相机”的称号。至此美能达所有以“7”开头的单反机均获得“欧洲相机”的光荣称号,这也算是一项世界记录吧!

同年8月,美能达再一鼓作气,推出了两架Dynax 7xi的简化机型Dynax SPxi和Dynax 3xi。这两款相机的基本性能一样,具备美能达的模糊逻辑控制和简化型蜂巢式测光方式。区别在于Dynax SPxi有点测光方式,Dynax 3xi则有内置闪光灯,从此,xi形成了一个系列。Dynax 3xi/SPxi并不能使用“艺术创作软件卡”。尽管它们是xi系列中的最低档机,但具备了四种典型的曝光方式和两种AF方式,快门速度为1/2000~30秒,只是取景信息显示的内容较少,是适合于摄影爱好者使用的相机。

1991年9月底,尼康在对大受初学摄影者欢迎的F-401s再次改进,变成了F-401x。其内在指标改进了不少,将原来的三分区测光改成矩阵式测光、将闪光灯同步速度提高至1/125秒、引进了焦点预测AF方式等,使之成为更佳的摄影入门相机,至此,尼康所有现在仍生产的AF单反机均配有焦点预测AF方式和矩阵式测光方式(F-501、F-401和F-401s已停产)。

潘太克斯自1988年推出SFXN和SF7之后,一直未生产出新型AF单反机,给人以落伍的印象。但一直有传言说它将推出新型产品,人们翘首以待,只听见雷声而不下雨。“功夫不负有心人”,经过两年多的沉寂之后,潘太克斯于1991年7月推出了新一代智能化AF单反机Z-10和新型的FA系列镜头,对原来的KAF镜头卡口进行了改良。

Z-10同美能达Dynax 7xi一样,亦具有影像放大倍率锁定功能。其AF系统也具有流行的焦点预测AF方式;也采用了六分区测光方式。在同类相机中,Z-10的控制按钮是最少的,但功能却不少,从整体性能来看,Z-10是一部先进的、面向业余人士的AF单反机,是简洁性与复杂性结合得比较完美的典范之一。

1991年10月,佳能再次表现出异乎寻常的革新精神,推出了号称为“超静AF单反机”的EOS 100。该机是从EOS 10发展而来,并结合了EOS-1的特点,将EOS 10的三区域AF系统简化成中心一个区域,并将测光系统恢复成原来的六分区综合测光系统。最为突出的是EOS 100采用了6种抑制机械噪声的技术,使拍摄时发出的噪声只有同类相机的四分之一,所以特别适合于不想让别人发现的偷拍场合,正是“此处无声胜有声”。从序号来看,它在EOS家族中属“老三”,但从性能来看,却要比EOS 10强不少,又是EOS家族中的“叛逆者”之一,是一架自动化程度极高的相机。

在Z-10推出后不久,正如其广告所说:千呼万唤始出来,潘太克斯终于推出了其新一代顶级AF单反机Z-1。最高快门速度和闪光灯同步速度均达到了目前的最高水准1/8000秒和1/250秒。内置功能更是无所不包,多种曝光方式和三种测光方式,而且还具有18种用户自选功能。在曝光方式上,Z-1具有许多新颖的概念,首创了优先考虑影像质量的MTF程序曝光方式,其所谓的“超程序”及“超手动”曝光方式,令用户能眼睛不离取景窗而迅速地设置和修改曝光参数,它是一架面向用户、灵活性极强、自动化程度极高的高档AF单反机。Z-1还首创了自动变焦曝光(自动放射变焦)方式,能够方便地拍摄出有"爆炸性"效果的照片。由于Z-1的功能齐全、新颖和操作方便,从而获得了1992年度的“日本相机大奖”,这是自1984年设立该奖以来,潘太克斯第一次获此殊荣。潘太克斯Z系列AF单反机的推出,改变了原来的三足鼎立的局面,使AF单反机的市场竞争愈演愈烈。


1992 [返回页首]

较早生产AF单反机的雅西卡公司,自1986和1987年生产了230AF和210AF/200AF之后,一直未能推出更新的AF单反机,给公众的印象是该公司似乎已经完全致力于SAMURAI系列半幅混合相机和袖珍相机的生产上。然而在1992年到来之际,雅西卡AF用户盼望已久的270AF终于诞生,表明雅西卡并未退出AF单反机市场的角逐。270AF的外形全部改观,更接近佳能EOS650的风格,连输入转轮的位置也一样,其余指标则与210AF相类似,仍保留着所特有的陷井聚焦方式,但增加了内置闪光灯和防红眼方式。最为显著的差别在于270AF是雅西卡第一架装备有焦点预测AF方式的单反机,不仅在连续AF时有焦点预测,而且在陷井聚焦时也能预测焦点。尽管270AF的硬指标比230AF低,但凭借着拥有第二代AF单反机特征的焦点预测AF功能,就要比230AF强不少,故该机在美国的销售型号为230AF Super。另外270AF还首次在机身上装备了双聚焦区间选择方式,利用缩短聚焦区间的办法来相对提高AF速度,比以往其他公司在长焦距镜头上装备这一功能的做法要强一些,可适用各种镜头。

从历史来看,尼康不仅在专业相机生产和销售上有辉煌的成就,而且在水下照相机生产上亦是独树一帜,充分表现出照相机制造业“王者”风度,先后生产了尼柯诺斯(NIKONOS)I、II、III、IV和V型水下可更换镜头35毫米照相机。其NIKONOS V的性能非常齐全,可以在50米深的水下进行拍摄,具有光圈优先自动曝光和手动曝光方式,可以进行TTL闪光灯控制,还配有五种可更换镜头。尼康在水下摄影照相机的制造上占有不可争议的垄断地位。

在1992年4月,尼康生产了世界上第一架水下可更换镜头AF单反机RS,从而保持了在水下摄影领域中的领先地位。RS可在水下一百米进行拍摄,具有焦点预测AF方式,并配有矩阵式测光系统。RS配有三支水下AF镜头(28/2.8、50/2.8和20~35/2.8),另外还配有专用水下闪光灯SB-104。

在1992年春暖花开之际,日本各自动聚焦照相机生产厂家却感到丝丝寒意。美国亨尼威尔公司与日本美能达公司长达7年之久的AF专利之争,终于于1992年3月27日以美能达败诉而告终。美能达为此总共赔偿了1.27亿美元给亨尼威尔。亨尼威尔公司则在胜诉之后,乘胜追击,随即向日本另外几家最大的AF照相机生产厂家提起诉讼。(后都以庭外和解协商赔偿而告终。)

美能达除了赔款之外,加上各种因素,致使1992年的利润有所下降,给公司的照相机部的发展蒙上了一层重重的阴影。为了鼓舞士气,美能达于4月份推出了Dynax 5xi,该机除了在快门指标上大大降低和采用了宽大的单区AF系统,其余的大部分功能比较接近Dynax 7xi。使用软件卡可实现多重曝光、自动包围曝光和连续自动变焦构图等;而且还采用了变焦式内置闪光灯,比Dynax 7xi还要强些。

 

 

 

在此之前,早有人对Dynax 9xi有过种种猜测,但它在6月份面世时,还是令人们大吃一惊。Dynax 9xi第一次装备了1/12000秒的最高快门速度和1/300秒的闪光灯同步速度,成为世界上最快的35毫米照相机,这是行内人士和摄影器材专家所始料不及的。Dynax 9xi的AF系统和测光曝光系统基本上与Dynax7xi一样。不同的是它装上了久违的电子式景深预测功能,还将一些功能扩展卡的功能内置于机身内,如自动包围曝光、闪光自动包围曝光、多重曝光等。并采用了特殊的制造工艺,使其机身在强度及使用耐久性方面能适应专业人士的要求,终于填补了美能达在专业型AF单反机生产上的不足,表明了美能达并未放弃对专业相机市场争夺的态度。从功能及售价来看,相信Dynax9xi具有相当强的竞争力。Dynax 9xi由于其超群的快门特性和众多的功能而夺得了1992至1993年度的“欧洲相机”大奖。

从1991年6月Dynax 7xi诞生以来,美能达在整整一年内推出了xi系列全线五款单反相机,其速度是惊人的。但从商业角度来看,这样做未必是合理的。因为用户还未能完全认识上市不久的机型,就又被新出现的机型所迷惑,眼花缭乱,无所适从。也许这是美能达急于摆脱赔款风波后遗症而采取的对策。

在1992年元月至6月间,佳能并没有推出新型的单反机,只是将极为畅销的EOS 1000(1000F)加以改进,于5月份推出了EOS1000N(1000FN)。EOS1000N的外形与EOS1000一样,不同的是将最高快门速度提高至1/2000秒,并加入了专为人像摄影而设计的两级柔焦拍摄程序和(在1000FN中)防红眼闪光方式。另外还增设了由摄影者自行选择的四种自拍声响提示,其中三种为音乐乐曲,使自拍时能增添一些轻松气氛。

1992年8月,尼康为了庆祝公司成立75周年,推出了一架全新的F90,从命名来看是违反尼康AF单反机的惯例,表明这既不是专业相机,也不是业余相机,而是介于专业与业余之间。从相机外形来看,它更象F-801s。从硬指标来看,也与F-801s一样。但如果说在此之前所有尼康的相机都是带有浓重的经典色彩的话,那么F90则是尼康采用新技术和新概念最多的相机。除了常规的功能之外,F90第一次引入了程序化自动曝光方式和用户自选功能,如肖像、景深、风景、剪影、动体和微距摄影等。在AF系统上亦做了很重要的改进,第一次启用了新开发的CAM246相位检测模块,放弃了沿用多年的高级AM200检测模块,新模块采用了246个CCD元件。

在测光系统中,F90也有突破性进展。尼康对原有的矩阵式测光方式进行了重大的改进,引入了聚焦距离,从而形成了新型的3D矩阵式测光。在TTL闪光灯控制上,第一次采用了五段测光元件,实现了3D五测光元件TTL平衡填充式闪光灯控制,其中包括“监视预闪”方式。是目前最为精确的闪光灯控制系统。

但F90最为引人注意的特点是,当它和新推出的专用闪光灯SB-25同时使用时,可实现高达1/4000秒的闪光灯同步速度。这种闪光方式与奥林巴斯的F280闪光灯类似,但速度整整提高了一倍。SB-25闪光灯的功能也是非常之多,是尼康目前的最顶级闪光灯,闪光覆盖范围达20~85毫米。在推出F90的同时,尼康还推出了功能强大的MF-26数据后背,加有该后背的F90称为F90s。这个数据后背的功能有打印数据、显示24个时区时间、长时间曝光、自动包围曝光、多重曝光、陷井聚焦等方式,加上它之后,F90如虎添翼。

直至1992年8月,美能达和尼康分别推出了代表本公司最高水准的Dynax 9xi和F90,而作为老对手的佳能公司亦不示弱,于1992年11月1日推出了更为夺目的EOS 5。这架相机装备了五个测距点,其特点是可以由用户自己选择其中任一个测距点,显然这是EOS 10三个测距点的发展。但EOS 5并不仅局限于多增加两个测距点,相机能自动跟随拍摄者的眼球而选择相应的聚焦点,这就是所谓的“眼睛控制AF”功能,在取景器内向眼球发射红外线,根据眼球反射红外线的方向来判断视线方向,并以此为方向作为主体所在方向,从而完成对主体的聚焦和追踪。在测光系统方面,EOS5采用了新的十六区测光方式,而且可以随着聚焦点的不同而调整测光的重点。

在相机控制方面,EOS5取消了手控景深预测取而代之的是眼睛控制景深预测,用操作者灵活的眼晴代替繁忙的手。除了AF系统以外,从功能来看,EOS5并未超出它以前的相机,实际上它以前的相机的功能已经足够多了。但就整体而言,EOS5均超过了其顶级机EOS-1。从硬指标来看,它的最高快门速度为1/8000秒,闪光灯同步速度为1/200秒,当然未超过EOS1的水平,也许这是有意拉开EOS5与EOS-1的差距,不致于让EOS5有过多的优点而影响EOS-1的销售。

至此,1992年的AF单反机市场争霸战终于以三家各自推出极富创新意义的最新单反机而告终,但并不意味着这场争夺战就此鸣金收兵,这是预示着1993年更为激烈竞争的开始。

潘太克斯自1991年底推出Z-1之后,在1992年一整年内未推出新型AF单反机,倒是频频推出一系列新颖的AF变焦袖珍相机,如ZOOM280-P、ESPIO和ESPIO115等,令人又回想起它自推出SFXN和SF7之后的一段沉默时间。但事实上并非如此,潘太克斯于1993年开春时,推出了溶合Z-1高级功能和Z-10简易操作性的新型单反机Z-20。

从硬指标来看,Z-20与Z-10差不多,似乎是Z-10的改进型机。但实际上,Z-20加入了Z-1的许多优秀功能,如自动变焦曝光、四种标准曝光方式、曝光补偿、曝光锁定、五种用户自选功能等。Z-20最为显著的特点是顺应潮流,第一次装备了四种程序化自动曝光方式(称之为图形方式),但Z-20绝不是简单地模仿以前其他的相机,而是更进了一步。它的程序化自动曝光方式允许用户在使用时进行微调,而且相机所具备的学习功能还能将用户的微调记忆下来,加以学习,能逐渐调整曝光组合,以符合用户的个人习惯。

佳能、美能达、尼康和潘太克斯这几家公司在激烈的AF大战中,各自都得到了不断的发展,但也并不意味着AF单反机的市场全部由这几家公司所瓜分。名气不如这几家的雅西卡依然在顽强地争夺自己的一席之地,于1993年初推出了最高型号的300AF,这是目前重量最轻的AF单反机,也是雅西卡最漂亮和最富“霸气”的AF单反机。

光从硬指标来看,300AF并无太多的特色,与270AF相接近。但它除了拥有焦点预测AF方式、陷井聚焦方式和聚焦区间选择等外,还拥有两支电动变焦镜头。这两支镜头也是靠旋转变焦环来进行三速变焦。


[返回页首]

(待待。。。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