色影无忌
      静态页面搜索:         原来网页链接
无忌短信 资讯频道 行色频道 影像频道 玩主频道   器材纵览  数码乐园  摄影基础  摄影经验  器材测试  旅游摄影  专题摄影  摄影资讯  摄影附件

 

关于自动光圈, 测光联动和尼康单反镜头的兼容性


   作者:Laforet

 发表时间:2007.8.6


  当我们拿起一台DSLR,在明亮的取景器中构图,对焦,按快门,一张又一张,好像这是理所当然的事情。但是在那万恶的旧社会,使用SLR是超繁琐的事情:

  首先反光镜要要给快门上弦之后才会落下,光圈和旁轴镜头一样是全手动的,要先开到最大光圈取景,在昏暗的腰平毛玻璃上对焦,然后折算一下光线,调到你想要的那一档光圈,按快门,咣当一声巨响后眼前一片漆黑,至于到底没有拍到你想要的东西就只有天晓得了。SLR是如此的麻烦,以至于大部分记者宁可用大中副新闻机也不碰单反,卡帕,老布那一代人也没有用SLR的,不是他们不想,而是SLR实在是太不成熟。

  二战后,聪明的人们发明了瞬间回位反光镜和眼平取景器,这样SLR就越来越像旁轴了:D 而光圈自动化这个问题则又困扰了整整一代人。

  首先出现的是预设光圈(Pre-set diaphragm),这个东西可能很少有人见过了, 玩M42的老朽们遇到的可能多一点,呵呵各位DX别见怪。这个设计的特征很明显:一个镜头上有两个一模一样的光圈环。其中一个环的作用是限位,另一个环操作光圈叶片。

  使用中把限位环的光圈拨到你要的位置,比如f/8, 另一个环放在最大光圈上构图兼对焦。一切准备停当后,把第二个环从最大光圈往最小光圈方向猛转,因为预设了f/8的下限,光圈收到f/8就会自动停下,于是按快门,末了再把光圈打到最大。

  这种操作方式显然是彻头彻尾的修正主义,而且快速操作时动作骇人,容易损坏镜头不说还会因为手持不稳而照片模糊一片。为什么自动光圈这么难做呢?两个原因:

  其一,当时的镜头大多做工考究,光圈叶片九片十片是最低要求,名厂出品多在十数片左右。虽然众多的叶片赏心悦目且bokeh秀美,但这么多的叶片要在很短的时间内收放自如还要保持一定的工作寿命是很难的。

  其二:当时很多镜头设计的光孔(就是光圈拉)都在尽量靠前的位置,为什么?因为早年的镜片没有镀膜或者镀膜太简单,把光圈放在前面可以减少眩光和鬼影,就是在现在,旁轴镜头的光圈环还都是在前面的。

  于是为了自动光圈的方便,光圈叶片越变越少,常常是五六片就把用户给打发了,尼康的七片已经是很高的标准,要是某个单反镜头有八九片光圈叶片就已经被吹上天了。而后来的新设计为了迁就自动光圈,也纷纷的把光孔后移,还好因为镀膜和镜筒消光技术的改进,对成像质量造成的影响并不明显。

  回到正题上,预设光圈之后出现的是所谓的半自动光圈,在镜筒上增加了一个机关。这种镜头拿到手里和全自动镜头无异,只是靠近尾部多了一个用途不明的小开关。

  好了,装在机身上不管光圈环怎么动,取景器里都一如既往地宽敞明亮。按快门,光圈收缩,反光板抬起又放下,咦,怎么天突然暗了?

  这时候,动一下之前说过的那个用途不明的开关,好了,一切如常。这种镜头实现了全开光圈取景和自动收缩,但是最后还要用手把光圈打开。我们知道,人都是很懒的,于是那一步打开光圈的动作也被自动化了。就这样,单反镜头在十多年内走过了从手动光圈到自动光圈的全历程,你流泪了没有?

  到了这一步,天下可以太平了吧。但是在东瀛日本的一些资本家为了独霸世界的SLR市场,推出了自己的秘密武器:TTL测光系统。

  说到曝光,骨灰级的摄影大师都是熟悉光线变化如自家卧室的强者,根本不需要测光。只是附庸风雅的有钱人多了,测光仪器也成了必需品。最早的测光表不用电,甚至连任何感光元件都没有。大体上是一个木盒子上装着一块圆盘形的灰色玻璃,颜色在一圈里由浅到深周而复始。测光就是透过灰玻璃一边看一边转动圆盘,直到什么也看不见了就在盒子上的一个小窗里读出一个测光值,是不是很好玩?

  那些觉得木头盒子不好玩的人用光电池和光电阻做出了种类繁多的手持测光表。手持的表虽然看起来很专业,但是一手抓机,一手持表快拍还是会顾此失彼,如果没有长第三只手或者请一个助手来给你测光的话,那就要想办法把测光表整合到机身上。稍微有些头脑的厂家推出了肩扛式测光表,通过一个连杆和快门速度盘连动,一个指针对准当前对应的光圈值,又免了用户的劳神,又让很多人心甘情愿的多掏钱买一个只此一家的外挂测光表,这大概就是所谓的皆大欢喜。

  日久天长,测光表在机身上生了根,成了不可分割的一部分。进一步的的改良是测光显示被放到了取景器内,免去了把眼睛从取景器上移开去看测光数据的麻烦。

  当然,那时测光元件还都是放在摄影光路之外的,测光范围也很模糊不清。虽然这些问题都能克服,但是应用各种滤镜和近摄器具所需要的补偿却还是完全依靠经验,没有经验的初哥就只好找个板凳,坐下来拿出纸笔,图表,慢慢地计算曝光。我们知道二战后各国人民的生活水准都提高了,当厂家们发现自己赖以生存的衣食父母就是这些拍生活照为主的普罗大众的时候,他们不得不把相机做的更加易于操作。 内测光就是为了使测光更加精确而诞生的。

  世界上第一台成功加入TTL测光的Topcon Super D是真正的全开光圈TTL测光,但第一台成功市场化的TTL测光单反Spotmatic采用的是所谓的收缩光圈测光。镜头本身是自动光圈没错,但是在镜头座的左边有一个开关,推上去,光圈收缩才能显示实际的测光值。不能说不方便准确,但是却把自动光圈的问题带了回来,大家又要忍受那痛苦的眼前一暗。这种设计和螺口本身的结构也有关系(螺口镜头的光圈环不能准确的和机身耦合),但是收缩光圈测光作为一种成功的方式被保留了下来,顺带着M42的流行贻害了无数家相机厂家,那是另一个故事,这里暂且不表。当时同样收缩光圈测光的卡口也有佳能FL等不多的几种,基本上也是因为机械结构的限制造成光圈耦合很难实现。这几家后来依靠在卡口/螺口内增加耦合机构的方式实现了全开光圈测光,但那已经是尼康,美能达用卡口实现全开光圈TTL测光很多年以后的事情了。

  1959年出场的尼康F(终于说到尼康了,鼓掌撒花)起点相当之高:自动光圈,可换外连动测光100%取景器,完善全面的附件系统和马达。虽然成功是巨大的,但是F口的光圈连动却有很大的欠缺。尼康的镜头上都有一个大家很熟悉的小金属兔耳,也有人叫做螃蟹钳子的。当光圈在f/5.6的时候,钳子对着正上方。F机的取景器上有一个小小的联动杆被这个钳子夹着跑,把镜头当前的实际光圈值传到取景器里,在外测光时代这很完美,但是当SP平地一声惊雷给世界带来了TTL测光之后,这个问题就凸现出来了。刚才说过,兔耳传递给机身的是当前选定的光圈值,但是TTL测光测量的是对焦屏上光线强度。在全开光圈取景的情况下,对焦屏上反映出的都是最大光圈的通光量。那么好了,相机知道你要用f/8拍摄,但是相机怎么才能知道测光表能看到的光强度对应的是哪一档最大光圈?前两款Photomic取景器用了最原始的解决方案:手工在胶片速度盘上设定。根据莫菲定律,既然这个设定可以被忘掉,那么肯定会有人把它忘的一干二净。在无数人拿着曝光失败的底片欲哭无泪大声问候尼康员工的家人的声音中,尼康从善如流的推出了半自动光圈信息传递技术。

  这个半自动二代目的本质就是装镜头的时候让兔耳处在f/5.6的中间位置,装到位之后把光圈环转到最小然后最大,测光表有一套行差系统可以这样读出镜头的最大光圈值并且显示出来,如果发现读数不对的话那就只好送回厂家砍掉重练。。。不对,是拿下来再来装一次。大家都知道尼康MF镜头都有个漂亮的铬抓环,银闪闪的甚是好看,但是在当时这个抓环的实际意义就是为了在装镜头时让你的手指有地方用力,保证光圈环在f/5.6的位置不会被不慎移动。卡口淘汰螺口的一大优势就是装卸方便,这一大好处就被尼康的半自动弄没了一大半。就这样,尼康平静的度过了60年代,但是在随后的日子里,奥林巴斯的OM, 美能达的XD, 以及新锐K卡口的一系列SLR的出现对尼康中低端市场造成了极大的压力。尼康的尼柯玛特系列虽然做工精美质量可靠,但是和70年代流行的小型化SLR相比显得相对笨重而庞大。尼柯玛特也继承了F机的半自动光圈信息传递,虽然EL和EL2实现了实用的光圈优先AE,但是只要这个半自动还在,尼康就很可能会被其他品牌挤出中底端市场。

  1977年,在新发售的FM和FE机身上,尼康终于拿出了真正的全开光圈TTL卡口AI卡口,第一次实现了全自动光圈信息传递。从外表上看,AI头似乎没有什么大的不同,甚至连兔耳而被保留。但是仔细观察就是发现光圈环后方出现了一个小的缺口,对应着机身上的一个凸棱。这个缺口的位置是和最大光圈对应的,传递给机身的信息不再是当前的实际光圈值,而是当前光圈值和最大光圈的差!就这样简单的实现了困扰了尼康十多年的难题。美能达早在1959年推出的SRT101就已经拥有了全开光圈TTL的MC卡口,靠的就是原理完全相同的光圈环,难道尼康花了18年只达到了美能达五十年代的技术水平?非也。

  把AI镜头和一个前AI镜头的后部对比一下,你就会发现AI头多了些什么东西。如果兔耳放在12点方向,3点方向是光圈拨杆,而9点方向AI镜头多了一个黑色的柱状突起。机身卡口内部的9点方向也有一个神秘的拨杆。如果你把几只不同光圈的AI头拿来比较的话你就会发现这个突起的位置是和镜头的最大光圈相关联的,没错,这就是AI头的最大光圈柱。也就是说,AI头可以同时向机身传递最大光圈和当前光圈相对于最大光圈的位置。

  有的读者可能会问,问什么尼康不是保留兔耳测光加上那个突起而是彻底变更了机身的构造呢?道理很简单:要给老镜头加上最大光圈柱很难,但是老镜头可以通过更换光圈环或者是在光圈环上车出AI头的那个缺口的方式来在新机身上测光,这样一来尼康之前卖出的所有尼柯尔镜头全部都可以继续使用。如果用户所在地没有改造的条件,FE和FM的测光凸棱可以被拨开,让老镜头在新机身上收缩光圈测光。当然,因为没有了这个最大光圈柱,老镜头的功能是受限制的,下面会详细解释。

  大家有没有想过,既然机身已经知道了当前光圈的相对位置,最大光圈信息对于光圈优先AE来说完全是多余的,就像美能达卡口MC/MD从来就没有过这个东西一样,因为就算知道了最大光圈也不可能有任何用处。那么,这个最大光圈柱的意义何在?要解释这个问题,还要归咎到日系五大厂的奥林巴斯身上:OM2在75年首次实现了实时TTL闪光测光,轰动一时。倍感压力的尼康一时间拿不出可以马上投产的TTL闪光技术,情急之下,在推出AI的同时推出了B档自动闪光。

  这个东西相信很多人是头一次听说,让我们来看看尼康SB19和SBE闪光灯的背面。

  M档不用多作解释,A档是通过闪光灯上的电眼测光,也没什么新意,但是旁边那个神秘的B档是什么?用过老闪光灯的人都知道,A档是对应于一个特定的胶片速度/光圈组合的,当时最好的闪光灯也只有4个A档,超出这些组合之外的光圈则都不能测光。所谓的B档,则是根据AI镜头上最大光圈柱传来的最大光圈信息加上当前光圈相对位置从而得到当显的实际光圈,结合胶片速度控制闪灯上的电眼测光!虽然和真正的TTL测光完全不是一回事,但是在便利性上已经比A档前进了很大一步。80年代伊始,尼康推出了以F3,FE2, FG等有真正TTL测光功能的机身,这个B档也因此而被遗忘。十多年后,当数码大潮第一次袭来时,我们在SB80DX上又看到了这个B档的新生命:AA挡,本质和当年原始的B档并无什么不同

  那么,是不是这个最大光圈柱的生命就到此为止了呢?远远没有。

  尼康FA作为尼康第一台全模式AE机身并不让人印象深刻,但是FA作为第一台多分区测光的135SLR绝对是可以载入史册的。分区测光其实是不是什么新鲜玩意,美能达在SRT时代采用的CLC测光就是用两个CdS测光元件对画面上下方进行加权以补偿天空亮度所照成的曝光不足。FA的AMP测光(那时候还不叫作矩阵)把画面分为五个区,根据各区的光暗对比确定加权。AMP测光还需要一个额外条件就是镜头的绝对光圈值,这样相机就可以通过对实际光强度的判断的出被摄物是昼景还是夜景(后者的反差是肯定要高出很多的)从而进一步完善测光准确性。后来的矩阵测光加入了更多的分区,距离信息,构图检测等等功能,但是本质和FA那时的AMP测光是一回事。

  AI和AIS的区别已经在坛子里被解释很多次了,咱且略过。如果要把手动头用在AF机身上矩阵测光的话,机身上必须也有一个能读出最大光圈柱数据的拨杆,在某些AI机身上这个结构被取消了,但是可以通过手动输入镜头最大光圈的方式来补足,如果连手动输入都没有的话,手动头只能用中央重点或者点测之类不依赖于绝对数据的测光模式了。改口的前AI老镜头无法在机械探测最大光圈的机身上矩阵测光,但是在手动设置最大光圈的机身上却可以

  很难说尼康在设计AI卡口的时候是不是已经考虑到了这个问题,但是AI化卡口留下的多余信息确实让尼康又保持了若干年的技术领先地位,而且新老产品之间的兼容性极其出色,也为尼康在七十年代培养了大批忠实的用户。但是在F卡口AF化的过程中,尼康似乎失去了之前的那种深谋远虑:早期大部分AF机身不支持镜身马达和G头的部分功能;后期大部分AF机身不支持AI测光,甚至连收缩光圈测光都不支持;VR依赖于卡口上新加入的触点,大部分AF机身上都没有;长期欠缺合适的原厂增距镜等等。虽然感情上对于一个铁杆N粉很难接受,但必须承认的事实是AF化进程中尼康是输给了佳能甚至Pentax的。

  (题外话:AI镜头本身的结构决定了他不适合光圈优先之外的AE, 只有FA有一个闭环自动曝光系统可以部分解决这个问题,所以后来的AF机身大多不支持手动头程序和快门优先曝光是合理的。美能达MD镜头缺乏任何探测最大光圈的手段,所以除光圈优先之外的程序曝光全部依赖于闭环系统)

进入相关连接:https://forum.xitek.com/showthread.php?threadid=439070

本文章共1页 第1页   

 相关文章

打印本页       编辑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管理团队  ©版权所有:色影无忌  桂ICP备11002528号-1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桂B2-20040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