色影无忌
      静态页面搜索:         原来网页链接
无忌短信 资讯频道 行色频道 影像频道 玩主频道   器材纵览  数码乐园  摄影基础  摄影经验  器材测试  旅游摄影  专题摄影  摄影资讯  摄影附件

 

玩转佳能A70内置闪光灯


   作者:Chk

 发表时间:2004-8-16


导读

很多入门者在使用闪光灯拍照时,照片效果往往不太理想,常见问题有背景过暗、闪光在人物身后留下浓重的阴影、部分照片人物曝光过度等问题。出现这些问题的主要原因是拍摄时没有处理好现场光与闪光两者间强度的比例关系。本文试图为使用入门级相机的用户在一定条件下来解决这些常见的问题,文中实例是针对佳能Power Shot A70(以下简称A70)的,但对其他的类似相机也会有一定的参考价值。

在阅读本文之前,建议先阅读佳能A70的说明书。第一部分“原理简述”可能比较枯燥且需要一定的基础知识,如果没有兴趣了解太多的技术细节,可直接看第二部分。

一、 原理简述

对于闪光拍摄,当使用手动档时,通过快门与光圈的组合可以控制现场光的曝光量,由于闪光量不受快门控制,通过光圈、被摄体距离及闪光输出量可控制闪光的曝光量,这样的结果是拍摄者可以自由地调配现场光与闪光的亮度比例,达到所希望的拍摄效果。这里给出一个典型手动闪光摄影的大致过程:根据现场光及闪光灯指数权衡一个适当的光圈值F n,以F n为基础,再结合现场光得到一个快门速度,按创意的需要可对快门进行增减以得到稍过曝或欠曝的现场光;然后,再以F n及被摄体距离设定需要输出的闪光量;最后,按下快门得到想要的照片。由于以上过程涉及测光、光圈快门等效互换、闪光指数、感光度等多方面的问题,而本文重点是使用相机的自动曝光功能来获得较理想的闪光照片,所以对上述问题不再展开讨论。

高级相机的自动曝光机构可独立调节现场光曝光量及闪光灯曝光量,要平衡两者的光比是比较容易的,相对而言低档相机在这方面的控制要弱得多。Power Shot A系列是佳能公司面向家庭用户的低价位数码相机,与S系列及G系列相比,操控性能要差一些,但经过实践发现,其代表机型A70也能较好地完成闪光拍摄的任务。

除各种场景模式外,A70还有P(程序)/AV(光圈优先)/TV(快门优先)三种自动曝光模式和M一种手动曝光模式。用M档配合其闪光输出量调节功能,可以比较自由地进行闪光拍摄,但其中要进行很多换算与判断,不太合适入门者操作,而用上述三种自动曝光模式就能比较好地解决各种闪光拍摄中遇到的问题。此外,A70还具备夜景模式,这个模式在一定程度上也能较好地平衡现场光与闪光的曝光量,但因为可调整的参数较少,使用起来自由度不大。

A70说明书对闪光拍摄的指导略显不足,经过实测发现,在使用P/AV/TV档闪光拍摄时,调整曝光补偿仅对闪光输出量起作用,而决定现场光效果的快门光圈组合不随曝光补偿而改变,这使得闪光拍摄时现场光与闪光的比例有了调整的余地。具体地,在P档时,相机根据现场光在1/60-1/500之间选择快门,在当前焦距段的最大/最小光圈之间选择光圈;在AV档时,手动设定光圈后,相机根据现场光在1/60-1/500之间选择快门;在TV档时,快门可在15-1/500之间手动设置,相机根据现场光在当前焦距段的最大/最小光圈之间选择光圈。当现场光强度过高或过低并超过上述的快门光圈组合极限时,就会表现出现场光过曝或欠曝。相对而言,TV档的快门(15-1/500)光圈组合范围比其他两档要宽得多,使用起来自由度也大得多。另一个测试结果是,在M档A70有三档可调的闪光输出量,每档之间约相差3档光圈的曝光量,这个指标在说明书中并未给出。

有了以上实测结果,相信摄影老手已经可以对A70的闪光拍摄操控自如了,如果是入门者,可进入接下来的实战练习。

二、 实战练习

实例一:

图1是用台灯营造出的一个侧逆光场景,用P档无闪光拍摄(F3.5 1/30),人物正面曝光不足,+2EV补偿后得图2(F3.5 1/8),人物正面曝光基本正常,但背景及人物高光部分已过曝,显然,需要进行正面补光才能得到满意的效果。在P档开启闪光后得图3(F3.5 1/60 闪光),虽然人物正面得到了足够的照明,但由于闪光曝光量超过现场光曝光量,使得人物后留下了较重的阴影且现场的侧逆光效果被破坏,人物显得平板,缺少立体感。分析其原因,是由于P档闪光时最慢快门只有1/60,配合F3.5的最大光圈已不能记录足够的现场光线,换为TV档后设定快门为1/15,曝光补偿设定为-2/3EV(如“原理简介”所述,开启闪光时的补偿设定只对闪光起作用),得图4(F5 1/15 闪光 –2/3EV补偿),最终的结果是保留了现场的侧逆光效果并对人物正面用闪光灯进行控制强度的补光,得到了较满意的照片。

秘决:对于类似场景,当现场光亮度高于最大光圈与1/60快门的组合时,用P档加闪光并做-1/3EV到-1EV补偿可得到比较自然的效果。如果现场光亮度较低,则要用TV档设定较低的快门速度,再做-1/3EV到-1EV的曝光补偿。值得注意的是,此时若最大/最小光圈仍不能配合当前设定的快门对现场光进行适当曝光,则半按快门测光时相机并不会像不使用闪光灯那样给出红色的光圈值以进行警告,因此有必要先关闭闪光进行测光,以保证现场光的正确曝光。

实例二:

图5是在几乎全黑的环境下用P档加闪光拍摄的(F3.5 1/60 闪光),因为没有现场光,所以不用考虑现场光与闪光平衡的问题用P档比较省事。由于图中人物所占比例较小,且与背景距离较远,相机在闪光输出时为使背景稍亮一些导致人物过曝,同样用P档进行-2/3EV补偿后得图6(F3.5 1/60 闪光 –2/3EV),由于人物曝光正确,层次及颜色都得到了较好的表现。

秘决:对于类似场景(现场光非常暗),可用P/AV/TV中的任意一档拍摄,为控制景深或使用相机的最优成像光圈,可用AV档优先设定光圈,相机会将速度定为1/60。当主体所占比例不太大,且与背景距离较远时,要进行曝光补偿,视不同情况一般可在-1/3EV到-2EV之间调整。

三、 进阶教程

1. 如何更有效地控制现场光线

从上述讨论来看,由于A70在P/AV/TV档时,都只能对闪光量进行补偿,而现场光则只能按机内测光进行曝光,那么是不是就没办法对现场光的曝光进行控制了呢?

其实,只要动一下脑筋办法还是有的,这里提出两个方法:

方法一:半按快门锁定现场光曝光量 可先对一个更亮或更暗的场景测光后半按快门锁定曝光再重新构图(若有必要可先锁定焦点后再测光),相机会用先前测得的快门光圈组合拍摄,这样就可以得到负的或正的现场光曝光补偿。但这个方法的不足之处是不适合于抓拍且周围要有亮度适合的场景。

方法二:利用最大/最小光圈的限制 当在TV档设定快门速度后,相机会自动找出合适的光圈来与之配合,但由于光圈档位有限,可能最大或最小光圈仍不能与快门配合得到正常曝光,这样现场光就会欠曝或过曝(坏事变好事,这正是我们希望得到的结果)。例如:A70在长焦端仅有F4.8-F8的光圈变化,对于用F5.6 1/60可正常曝光的场景,将速度设为1/15时会得到F8的光圈值,这样就可得到+1EV的现场光曝光补偿,而将速度设为1/125时会得到F4.8的光圈值,可得到约-2/3EV的现场光曝光补偿。这个方法的缺点是只能使用最大/最小光圈,而这两个光圈成像质量一般稍差一些,但因为没有预先锁定曝光量的过程,在一定条件下可用于抓拍。

实例:利用最小光圈F8的限制进行现场光的正补偿,图8与图7相比,对现场光进行了约+1EV的补偿,得到了更明亮的背景效果。

2. 如何减轻主体后的阴影

从前面的实例中我们已看到,做好现场光和闪光两部分曝光量的平衡,可以得到阴影较轻或几乎没有阴影的闪光照片。但对于现场光非常暗的情况,由于只有闪光用于成像,所以在主体后还是形成了明显的阴影。在影室里,一般通过反光伞或柔光箱来消除这种阴影。那么,象A70这样只有一个小小的内置闪光灯的系统,在不添置其他配件的情况下,是否还有办法能比较有效地消除阴影呢?

这里介绍一个极简单的办法:取一张薄的白纸,放到闪光灯前几厘米的地方,注意尽量远离闪光灯但不能超过镜头前沿(如图9所示),再按一般的方法拍摄即可,这个方法对较近距离的拍摄非常有效,一般拍半身人像效果也很好。注意白纸会阻挡一部分闪光并降低闪光灯的有效指数,如果主体较远,可适当提高相机的感光度设定以获得足够的曝光。

实例:图10与图6的其他参数基本相同,加白纸后可有效消除主体后部的阴影。

四、 总结

本文从挖掘器材潜力的角度介绍了在拍摄器材有限的情况下如何尽量得到更满意的闪光照片,实际上不只是A70,其他的入门级相机如果有类似的自动曝光功能及曝光补偿机制,也同样可拍出满意的效果。

在胶片相机时代,闪光摄影由于其最终效果在拍摄时是不可见的(因为闪光过程极短暂),要得到较满意的闪光照片,需要拍摄者有丰富的闪光摄影经验并对结果有较准确的预见性,所以令很多的摄影爱好者望而怯步。但在数码相机的时代,这种不可预见的效果变得即拍即现,为闪光控制及修正提供了极大的便利,使用数码相机的朋友应该充分利用这种便利性多实践多练习,以达到对现场光与闪光的自由架驭,拍出让自己和朋友都更满意的照片。

本文章共1页 第1页   

 相关文章

打印本页       编辑 


关于我们  联系我们  管理团队  ©版权所有:色影无忌  桂ICP备11002528号-1 增值电信业务经营许可证 桂B2-2004002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