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直方图与曲线之不完全技术解析 [主题管理员:tomtgubbe]
正序浏览
主题图片汇总
主题内检索
泡菜
泡网分: 11.886
主题: 17
帖子: 442
注册: 2008年9月
====================================版权声明===================================
本作品采用知识共享署名-非商业性使用-禁止演绎 2.5 中国大陆许可协议进行许可。

文中不同意见部分,其最终解释权归意见发表人所有。

The histogram from wikipeida is a work of Qwfp, which is licensed under the Creative Commons Attribution-ShareAlike 3.0 License.
==============================================================================

帖子已经贴了有一段时间了,感谢大家的支持。现在把文章重新整理一下,以方便阅读。

===================================正文======================================

1 直方图

1.1 前言
在图像处理的领域,直方图(Histogram)表示的是灰度的统计学分布。看上去很吓人吧,呵呵,有点。不过当你看完这篇东西后就不会再有这个感觉了,事实上,直方图和曲线是很有效的工具,它们可以帮助我们揭开照片的真实面目。

2.2 直方图
前面说过,直方图表示的灰度的统计学分布。那么这个看似深奥的定义究竟是什么意思呢?我们先来看一个实际的直方图。
这个就是我们在照片处理软件中常见的直方图。分别包含了红、绿、蓝三个通道的信息,以及他们合成的白色的信息(这么说并不准确,只是暂时便于理解)。那么,这途中的横/纵坐标又分别代表什么意思呢?在我们看另一个更简单的例子之前,先看一下直方图究竟是怎么一回事。
这张图来自于※※※※※※※※※,其横坐标表示的是时间,纵坐标表示的是每分钟上班的人数,阴影的面积则表示了总人数。图中每一个矩形的高乘以宽就得到了矩形的面积,我们以第一个矩形为例,其高度为836人/分钟,宽度为5分钟,其乘积为836x5=4180人,即5分钟内共有4180个人上班。因此,整个图形中阴影的面积代表了从0到150分钟内上班的总人数。从中我们可以得知单位时间内上班人数(即密度)的分布,即前50分钟上班的人很多,后100分钟上班的人则较少。直方图的概念简单介绍到这,言归正传。我们再看下一个例子。
在这个例子中,我选的是一张黑白照片,也就是说照片里只包含灰度的信息,这样跟便于说明。右边就是左边这张照片的直方图。

直方图的横坐标表示的是灰度值(Grey),0和1分别代表了灰度的最小值(即黑色)和灰度的最大值(即白色)。此外,横坐标还可以用实际的灰度值来表示。例如,这张照片是8位的单色位图(即该图像一共能表示0到255共256种灰度),那么左端就是0(即黑色),而右端就是255(即白色)。其实两种表示方法是一样的,只不过前者表示的是百分比,而后者表示的绝对的值。直方图的纵坐标表示的是数量(Quantity),就是像素的数量。

如同前面所说的上班人数的直方图,其实这幅图中(也包括其他所有的直方图),阴影部分是由很多的小矩形组成的,其边界是锯齿状的,而不是连续的;有些软件在直方图中给出RGB曲线看似是光滑的,其实不然。在这幅图中,若每个矩形的宽度为1(因而在这个例子※※有256个矩形),则纵坐标表示的恰好是图像中具有该灰度值的像素的个数[详见补充说明]。因此,从直方图中我们就可以看出灰度值的分布状况。

具体对这幅图来说,我们发现在0.65(灰度值约166)处像素的密度很高,此外0.5(灰度值约128)附近的像素的密度也较高。或者说,图中大量的像素的灰度都是166左右,因为166矩形的高度很高(说明像素很多),而两侧的矩形高度也都很高,但灰度差别并不大(说明灰度分布很集中)。此外,也有不少像素的灰度是128左右,因为128处也有一个小高峰(说明像素较多),并且向两侧分布的灰度差别较大(说明灰度分布比较分散)。

说了这么多,简单的总结一下。其实直方图表示就是图像中灰度值的分布情况,即具有某一个灰度值的像素是多还是少,灰度的分布是集中还是分散。

1.3 直方图如何看
前面说了直方图的概念,我们现在来看看直方图是如何反映图像的灰度信息的。再举一个黑白图像的例子。
首先,我们关注一下直方图的位置。左边一幅图比较暗,从上面直方图上来看,像素的高峰位于左侧,说明大部分像素的灰度值都比较小(回想一下,0对应和黑色,255对应白色),即大部分的像素都比较暗,所以图像看上去就很暗。右边一幅图正好相反,看上去很亮,这是因为大部分像素的灰度值都比较大,即大部分像素都很亮,下面的直方图中高峰就位于右侧。要注意的是,两个直方图的形状是完全一样的,只是一个偏左,一个偏右。我们再看下一个例子。
和前面两个图像相比较,左边的一副图亮度刚好,直方图中像素的高峰恰好位于中间,因为大部分灰度值都分布在中间区域。

现在我们说一下直方图的形状。左边的图像和右边的比起来,我们会觉得左边的这幅有些发灰,为什么呢?因为左边的对比度比较低。从直方图上看,就是所有的像素的灰度都被限制在中间的一段区间内。举个例子,若横轴是0~255(8bit灰度)的话,则左边所有像素的值都在约64~约192的范围内(注意192-64=128,2的7次方,想到什么?对,7bit灰度)。而右边的这幅图像,灰度值分布在整个0~255的范围内,因此其表示的灰度的信息(灰度的数量)要大于左侧的图像。这就是为什么我们不希望直方图是一个尖峰,而是中间高两边低均匀分布的原因。再说得简单一点,8bit图像存储的信息要多于7bit图像,这也正是我们在Photoshop中总是倾向于存储16bit的TIFF而不是8bit的原因。

比如下面这张照片
从直方图上看很好,红绿蓝三个通道的灰度值分布都比较均匀。所有细节均保留较好。
这张图就很暗,直方图也很靠左则。
我的过曝的片子还真难找,就凑合这张吧。高峰被压向右侧,整个片子看起来很亮。
直方图暂且告一段落,其实我只说了灰度的事情,也就是针对单个通道的。三个通道合起来还有不同,有机会再补充。

-------------------------------------------------------------------------------

2 曲线

2.1 曲线的定义
曲线是什么?曲线是一种映射关系。

这段稍有点复杂,可略去直接看下一段。
假设一个函数f(x,y),其中x,y代表像素在图像中个位置,函数的值代表像素的灰度值。再假设另外一个函数 g(x,y)是f(x,y)映射,其映射关系是g(x,y)=F( f(x,y) )。其中f(x,y)表示原始的图像,g(x,y)表示经过映射的图像。我们最熟知的一种映射关系就是gamma矫正(很熟悉吧,对,和显示器的 gamma是一个道理)。公式如下。
另外一个常见也易于理解的例子就是负片效果的公式。公式如下。
好了,这段令人迷糊的话到此结束,下面给出一些例子进行说明。

2.2 曲线的解释
我们先看一个曲线的图。
这个就是我们常见的曲线。其横坐标表示的是原始图像(f(x,y))的灰度值,纵坐标表示的处理后图像(g(x,y))的灰度值,这条曲线(F)就是两个灰度值的关系。什么意思呢?以这个图为例,处理后图像的每一个灰度值都和原图像中的一样,即0->0,1->1,2->2 ... 255->255。也就是说新图和原图是一样的。

我们再举一个负片的例子。
这条曲线表示的关系是我上一段中所说的负片的公式,即0->255,1->254,2->253 ... 253->2,254->1,255->0,也就是说新片中的灰度值正好和原片的相反(非准确的说法),原图中是亮的像素,新图中就变成暗的;原图中是暗的,新图中就变成了亮的。下图就是实际的效果。
另外,“不怕瓦落地”的说明也十分正确,大家可以参考一下他的意见。

2.3 曲线的作用于缺点
曲线的原理其实并不复杂。下面看看曲线的用处,这就要结合着直方图来看。原图是这样的,注意观察一下直方图。
我们看到直方图右侧有一大块很明显的蓝色和青色,这就是照片中天空的部分。现在做一个极端的调整,把天空的细节调的尽可能大,也就是说让表示天空这部分像素的灰度值分布在整个直方图(0~255)的范围内。于是有下图。
看一下直方图,整个原来表示蓝色和青色区域的像素,现在被拉伸分布在整个直方图的范围内。再看一下曲线,就明白这是如何做到的了。我先解释一下这个例子中曲线所表示的映射关系。本例中,原图中灰度值小于约160的像素,在新图中的灰度值都变成了0,即横坐标上从0到160这段曲线(最下面与横坐标重合的那段)的纵坐标值都是0;原图中灰度大于224的像素,在新图中灰度值都变成了255,即横坐标上从224到255这段曲线(最上面的那段)的纵坐标值都是 255;而中间原本是161~223这段范围的灰度值,在新图中被映射到0~255的范围内。所以原图中对比度并不是很大的天空,在新图中看起来对比很强烈,从很亮的青色(下部)到很暗的深蓝色(左上角)都体现出来了。这是曲线的一个很重要的作用,即增加某一区域的对比多。

但是,这个过程带来了很多副作用。最明显的就是原图中亮部和暗部的细节全部消失了,剩下的只有黑色和白色。这是因为要在新图中放大原图中的一部分信息,必然要将其他的信息压缩。另一方面就是新图中天空的色彩过渡并不自然,大家可以明显的分出色块,这个要根据直方图来解释。原图中只占直方图1/4的天空部分,在新图中被拉伸到直方图的全部范围。根据我之前对直方图的解释,这些表示像素个数的小矩形本来是连续的(一个接着一个),但在新图中被横向拉伸后,就变成有间隔的分布了。新图中每一个小矩形代表一个新灰度值,但这些灰度值是不连续的,这就是为什么新图中虽然天空从亮到暗分布的范围大了,但色彩却不连续了。

2.4 曲线的应用
那么曲线该怎么调整呢?看斜率!曲线斜率大于1的部分表示该范围的灰度被拉伸了,斜率小于1的部分则表示该范围的灰度被压缩了,而1就是从左下角到右上角那根直线的斜率。请仔细看一下下面这个例子,其中详细说明了一种曲线的使用方法。
0)我在曲线中设了3个点,把曲线分成了4个部分,从左到右依次称为1、2、3、4部分。
1)比如,这片子我主要看中的是天空的层次,那么主要调整的就是第3部分,从曲线中可以看到类似于上图的调整,只是斜率小了很多。
2)右上角白云的层次并不是很重要,就把第4部分的斜率减小,留出更多的空间使得第3部分(即蓝天)曲线的斜率更大。
3)而建筑物似乎有些太暗了,于是增大一下第1部分的斜率,这样暗部细节看上去多一些。
4)而剩下的第2部分,从直方图中可以看出,这部分的像素并不多,所以即便被压缩的很厉害,对于片子的影响也不大,所以这部分的斜率是最低的。

===================================正文结束===================================

---------------------------------以下为补充说明--------------------------------
1.1 关于溢出
溢出指的是感光器件中一个像素接受的光亮达到饱和的情况,而不是指像素偏向于直方图的某一侧(所以,并不存在暗部溢出的情况)。反映在直方图上,就是最左边(255)的那个矩形。那个矩形的高度越高,则达到饱和的像素也就越多。当然,正常的白色也就是255,所以这个矩形的具有一定高度是正常的。然而,直方图中高度时一定的,也就是说超过了一定的高度,直方图中就看不出来了,所以但从这个矩形是无法判断饱和的情况是怎样的。但是,几乎全部照片的色彩变化都是连续的,因此我们可以从255这个矩形左侧的直方图的形状来分析溢出的情况。如果斜率很大(回想一下前面的解释),说明此处的像素数量很多,即我们观察到大部分像素都有饱和的趋势,那么饱和的像素通常就很多。若斜率较小,说明灰度在这个附近的分布是比较均匀的,是一种正常的色彩过渡,则存在一点饱和也是可以接受的。还是要注意,这里说的只是灰度,即黑白照片;彩色照片除了通常的高光溢出外,还要注意各个通道的溢出情况。
溢出的害处相信大家都知道了,就是图像中存储的信息减少了,看上去有很多死白。此外,单独某一个通道也可能溢出,看上去就是大红大绿的,但其中缺乏细节。

1.2 直方图与积分
直方图本身只是一个图表,而不是一个函数的图像,所以谈不上积分。但是直方图的面积恰好是图像中像素的数量,这一点与积分的性质类似,再加上有些软件中直方图的边界看上去就是一条曲线,所以很容易得出直方图是积分这样的结论。直方图表示的是灰度的统计学分布。请大家务必仔细理解这个概念,之所以这么说一是由于其定义就是这样的,另一方面也是为了后面介绍曲线做准备。这个概念与积分很相似,但本质是不同的。

1.3 直方图的横坐标
在介绍图像的直方图时,我假设每个举行的宽度都是1,这个假设其实很重要。因为实际上直方图纵坐标的单位是“像素数量/灰度范围”,其中灰度范围就是矩形的宽度,即每个矩形代表了几个灰度值。当灰度范围是1的时候,则纵坐标的单位就变成了“像素数量/1”,就是“像素数量”。当然,这个值不一定为1,就像我最初举的例子中是矩形的宽度5分钟而不是1分钟;之所以假设是1,是因为这么说比较方便,至于实际软件是如何做的,这个我并不清楚,不过道理都是一样的。

1.4 直方图的不连续分布
在调整过曲线之前,直方图中矩形的分布一定是连续的(除极个别的情况外)。在调整过曲线之后,直方图的分布会变得不连续(原因前面已经讲过)。但有一点需要指出,不同软件处理的算法是不同的,即使都是进行曲线的操作。我在这里用的软件是DxO Optics Pro,之所以用他是因为它的曲线比较自由,可以任意调整,而且直方图的显示方式正式我写这篇东西所需要的。像Lightroom,它对图像的处理方法就不同,在调整过曲线之后,软件会把不连续的分布的灰度调整为连续的分布。其基本的方法就是把原来位于不连续灰度中的像素均匀的分布到新的灰度范围内,同时还要保持原来直方图的变化趋势和总的像素数量不变(仅对调整的范围而言),这样色彩的过渡就自然了。这就是为什么在Lightroom中调整过曲线之后,调整过的部分好像被压扁了一样。另外,RAW文件通常记录了多余8bit的色阶(视不同相机而定),这些额外的信息可能被用来补充直方图中缺失的部分。

1.5 直方图的作用
直方图只是一个工具,并不是判断一个照片好坏的标准,更没有什么标准的形状可言,它所表示的只是图像中亮度(灰度)的分布情况。通过直方图,我们可以看出图像在哪些亮度范围内包含的细节较多,而通过对亮度的分析,通常可以到内容的信息(如天空通常很亮,那么如果一幅图像的直方图右侧的面积很大,就说明了图像中天空部分的细节很丰富)。所以,看懂直方图可以在后期修改过程中更好的指导我们应该如何对图像进行修改(如同我在曲线部分中所举的例子);而在前期拍摄过程中,也能够告诉我们有没有把有限的资源集中在我们要拍摄的主体上(主体部分的细节越丰富自然越好)。

1.6 直方图对指导曝光的作用
如果真正的理解了直方图的含义的话,我们很容易从其中看出一些看原片得不到的信息。
首先我们可以先看直方图所占的面积。如果面积较大的话,说明图像中大部分像素都包含的有效的信息,一般来说就是不错的片子了。如果直方图的面积比较小,而左侧右侧存在尖峰,则说明图像中有很多像素并没有包含有用的信息,而仅仅是纯黑/纯白色,通常来说片子应该是欠曝/过曝了。如果直方图面积较小,而中间存在一个高峰,就说明很多像素都在表示某一个范围不大的亮度的信息,因此片子的过度就不是很自然,反差比较大(当然,这要看实际的片子了,因为有些时候图像中就只有这些信息,比如只拍蓝天白云)。

其次,直方图的位置也包含的很多信息。我们先假设直方图的面积较大。
如果直方图左侧的面积比较大的话,片子的格调通常都比较暗,因为大部分像素都在表示暗部的信息。若右侧面积比较大的话,片子的格调就很亮,因为大部分像素都在表示暗部的信息。如果直方图中间面积较大的话,片子的亮度就比较适中,因为大部分像素都在表示中间亮度的信息。以上这些,还要结合直方图峰的尖锐与否来看。

人眼其实只能分辨50个灰阶,但由于大脑的适应性,实际上可以分辨出200多个。因此在前期拍摄过程中,人眼在观察预览图时很容易受到环境光线的影响。我曾经有这个体会,在阳光强烈的户外拍片,总要加1/3或2/3档曝光才能使预览图看起来比较舒服,但回家放到电脑上却发现统统过曝,这说明相机的测光比还是很准确的(经过长期训练的人眼当然也会比较准确)。直方图在这个时候就很有用了,它反映的是图像中亮度的分布情况,不会受环境光线的影响,因此我们可以直接从中看出片的格调是亮还是暗,是否有过曝,是否有溢出的情况发生,对比是否太强烈,以及我前面说的,是否把有限资源(即像素)的大部用来表现主体,等等。

而拍摄时对溢出的控制,要是实际的情况而定,而不能一概而论。

1.7 直方图的形状
直方图的形状可能会在一定程度上从艺术的角度反映图像的好坏,如同黄金分割一样,是一种抽象出来的分析。但这与图像的主题、表现方法都有关系,因此很难找出比较明确的标准,个人认为意义不是很大。

---------------------------------以下为实用经验--------------------------------

“正版云飞扬”的经验
有一次看预览图害死我了
室内环境拍摄,LCD预览亮度设定成最高忘了调节回来了
所有片子全部欠曝1-1.5EV,提亮后暗部那噪点一片一片的

现在必须是预览和直方图结合的看


---------------------------------以下为其它意见--------------------------------

“一言”的意见(1)
单色的色块(即单一色阶)的直方图就是一个竖条,也就是1/256。在0-255的范围,有映射相应色阶存在的,就有那个1/256,没有相应映射的,就出现空缺,就是断裂,图像影调的过渡就不平滑。

直方图“高度”值,是该色阶相对其他色阶在整个图像中所占的比例。像素数量与图像大小有关,大小定了数量就定了,这个与图像的内容无关。因此一幅好的图,就是影调细腻的图、过渡舒服的图,必定在0-255的各各位置上都有东西,不能断裂,(有时我们看不到断裂,是PS软件自动给插值优化了),而且高度的峰值部分,出现在左面就是L型的,出现在中间就是A型的,出现在两端就是U型的,L还有反L型的(通常是高调),A型的峰也有偏左或偏右。


“老樊”的意见(1)
对于直方图的用途,很多人说到溢出的问题。

其实并不是没有溢出的照片是好照片,摄影是视觉艺术,好照片,永远是看起来好的照片,任何东西都替代不了你视觉的审美。

那么为何拍照时不希望有溢出呢?

我们知道,信息处理,有一个基本原理非常重要,那就是信息量在系统中总是减少的,好比蒸馒头、煮面条,看起来面头发的过一点,或者面条煮的时间长一点,似乎就变多了,其实不然,吃这些东西,能顶多少饿,全取决于你当初投了多少面粉,加工的过程,只会损失,不会增加。

可能煮一锅面条你吃不了会倒掉,但是你不会在和面的时候就浪费,你一定是希望都变成面条,在前面每一个环节你都尽量地提高利用率,除非你做好了准确的测算。信息系统完全一样,越往前的环节,我们越希望信息不要有损失,这就要求你有足够的空间,比如色彩空间,你一定要选大的(在以往的贴子里,有些人不理解 PS中做图为何要选RGB色彩空间,其实就是因为它大);给信号的信道,一定要有足够的带宽,因为前面损失的,后面永远捡不回来。但是最后,总有信息是多余的,我们就在最后扔掉它(如果是面条,就倒掉)。

一个信息系统,可以分为输入、处理、输出三个部分,如果你用傻瓜机器,照完就放在电脑里看,相机就是一个完整的信息系统,有镜头和CCD/Cmos作为 “输入”捕获信息,有专门的影像处理芯片作为“处理”部分来处理信息,LCD屏幕和电脑就是“输出”部分。而对于专业的摄影师,对于专业的摄影流程,相机只是一个“输入子系统”,照出来的相片,要在专业的软件如PS中“处理”,最后用打印机、冲印机去“输出”,作为后一种情况,相机应该保留更多的原始信息,及时照出来的照片看起来发灰、不好看,而前一种情况,相机得到的相片一定是“唯美的”,这就使为何业余人士不理解换了单反了,照出来的相片反倒“差” 了,我与我们同事出去玩,回来交换照片,他们就很鄙视我的摄影水平,因为我给他们的照片没有他们傻瓜机照的好。

因此两类相机设计的目的就不一样,我们知道像nikon D3/D3x和D700都是10个bits(位),每个颜色通道可以做到1024个灰阶,而普通的机器只有8位,也就是256的灰阶,这个灰阶数,就是照片信息“动态范围”的极限。傻瓜机,在相机的功能选择上,有很多选项,会让相机内部的处理芯片根据需要把相片变得更加鲜艳,这意味着会丢失更多的细节信息,减少了“动态范围”;专业相机,则要信息“原汁原味”,甚至淡化原味,以扩大包容度,这就使保证原始的感光不溢出。

拿音响来举例子,卖给农村人的音响,上面标的功率非常大,动辄800w、1000W--当然是峰值功率,否则农村人用电也用不起;而专业的音响,并不是功率大,而主要是两点,一是传送过程不失真,二是“动态范围”大,形象的说,就是音响开着,你都不知道,有时候音乐一来吓自己一跳,因为最小的声音接近0分贝,连“一根针落在地上的声音都听得见”,而最大的声音,犹如气吞山洪,也不失真;而卖给农村人的音响,背景噪音很大,虽然最大声音也大,但是大了就失真了,所谓“动态范围”,就是不失真的最小声与最大声音之间的分贝差。

作为专业摄影,是不是“不溢出”就好,或者是把“不溢出”作为必要条件?

我的看法,不是的!这要看你要照什么主题,主要是要反映色彩的,如大红大绿的主题,就要保证不溢出;而如果是要细节的,比如重点表现质感等,则无所谓溢出不溢出了。

怎么理解?你只有1024或者256个袋子子,沙滩上有无数个大小不同的石头,我让你按照大小把石头放进这些袋子里,如果你重点在大石头,就要保证把大石头一定装进去,如果你觉得无所谓大石头,而你将来要用的是中等大小的石头,你就可以放弃大的,这样中等的石头分的就比装大石头的做法要分的“细”--你要知道,开始分了1024或者256类,以后不能再分细了。然后我让你把分好的石头交给别人去做拼画,那种分法好呢,看要拼得画的内容了。--这个例子并不好,还没有想到更好的。

虽然我们从直方图上能看到是否溢出,但是直方图并不是专门用来反映是否“溢出”的。是否溢出,从预览小图上一样看的出来。

还有重要的一点,模数转换时,专业的相机提供了更多的位数,也就是更大的“动态范围”,溢出,危害就不是那么大了。

总之,看着好就是好,这是摄影的艺术的根本,想通过数字分析的方法来判定艺术的高低,可不是简单的事情,直方图绝对不可依靠,这就好比根据每种乐器的演奏时间来判定乐曲的好坏一样。

一个“不溢出”的照片可以调成“溢出”的,但一个“溢出”的照片很难调成“不溢出”的,因为信息只会流失不会增加。但是:

1。如果照片不会被再做后期处理,那就由相机去溢出,这样照片效果会更好。

2。即便是专业相机,照片做后期,还要看你照的主题是什么,是要照顾色彩还是细节,简单地说,你要两头还是中间,如果只是照顾两头--保证不溢出,中间的过渡层次一定没有溢出照片的中间层次好。

任何事情都有利弊,溢出与不溢出也是一样的道理,因为空间资源是有限的,现在是8位或者10位,如果随便能从10位变成12位或者16位当然更好,可是那会增加很大数据量,会降低很多的速度,还有功耗、尺寸等问题,其实这些技术的发展完全依赖于半导体技术,不是想马上就可以实现的,在任何一个时期,你总会感觉到受到约束,就好比我们总感觉钱不够一样。

取舍,或者说平衡,是艺术的规律,也是生活的艺术。


“老樊”的意见(2)
我想强调的是:有些人过分地强调看直方图来曝光,而我认为直方图不能指导“正确曝光”,虽然对于固定的一个画面来讲,都有一个“合适曝光”的一定形状的直方图--尽管这个“合适”对于不同的人是不一样的,但是另外一个方面,每一幅图都有一个自己的直方图,一个人是否长一颗痣、甚至取景范围由10%的变化,直方图都会有不同的形状,你根本就不会知道直方图应该是什么,更不会知道什么是“合适曝光”的直方图,没有人有这个能力,也没有什么比直接看预览图能够更方便地得到曝光信息。


“老樊”的意见(3)
再说溢出。

我在另外一个帖子里说过,溢出与否,各有利弊,要看拍摄主体:如果被拍的东西是大红大绿,反差很大,就要保证不溢出,这样才能得到自己要的光与色的效果;而如果被拍摄的主体是中等色调的,并且需要细节与过渡(如上面一贴中的蚂蚁),即使画面内有色彩饱和度很高的其他物体,造成溢出,我们任它溢出就是。

总之,你的信道资源是有限的,只能分256个等级(或1024),如果你顾两头,中间的过渡肯定差,如果你顾中间的过渡,两头可能露在外面了。


“老樊”的意见(4)
这是我在礼品店拍的花瓶,这样的照片,看得就是色彩,一定要保证不溢出(小心这里出现感叹号“!”了),否则你想要的靓丽色彩就拍不出来,要不溢出的话,色彩就会被“压缩”,也许预览会不“亮”了,但是该有的信息已经包含在照片中了,后期会给你惊喜。


“老樊”的意见(5)
引用:原文由 正版云飞扬 发表

    有一次看预览图害死我了
    室内环境拍摄,LCD预览亮度设定成最高忘了调节回来了
    所有片子全部欠曝1-1.5EV,提亮后暗部那噪点一片一片的

    现在必须是预览和直方图结合的看了

您说的问题不能依赖直方图解决,我认为,一是要很好的利用并相信相机的各种自动测光模式,这个专业的相机已经有不少了;二是,依照现有的技术条件,相机厂家完全可以依照环境光线来自动调整预览屏的背光亮度,我想过不了几年,厂家一定会做到。

而且,这是您自己的失误,如果说看直方图多了,会有已经经验的话,看预览会更快地给您经验,来凭经验来纠正环境光对于预览中看到的影响。


“老樊”的意见(6)
在屋脊里,照片该“过曝”还是“欠曝”,也是老生常“争”,虽然大部分人同意该“欠曝”,但是,我曾亲自听一个adobe的前资深人士给我说应该“过曝”。

其实到底该“过曝”还是“欠曝”,与是否该避免“溢出”是一样的道理,看拍摄主体。我们知道,“过曝”就更容易溢出,而“欠曝”则会解决溢出。“过曝”拉开了暗色调部分的层次,而让亮色调“溢出”丢失了;“欠曝”保留了亮色调的信息,而让暗部失去了层次与过渡。

总之,该“欠曝”还是“过曝”,是否应该纠正“溢出”,没有定式,一定要看你要拍摄什么。

记住一点,任何处理过程,信息总是减少的,而不会增加,你可以“插值”,可以“平滑”,但这只是骗眼睛的方法,不会增加信息量。


“一言”的意见(2)
1.分布不一定是连续的,也不一定是0-255都有的,你比如拍几个单一的色块,就是几条竖线。调整之后,也不一定出现断裂,比如16位的图像就有一些冗余,用8位输出即可。

2.直方图的确没有标准形状,这是从技术的角度说的。从美学的角度就有另外的天地,我曾经研究过大量的世界名画,从这些名画的直方图中找规律,收获很大。这是直方图指导调片子的一个重要参考,研究直方图本身就是指导调片子的,不能把这个根本忘记了。


“一言”的意见(3)
对直方图的理解,大体分三个阶段,即:见山是山、见山不是山和见山还是山。
把简单问题复杂化,是处于第二阶段的人的特点。就是说也不是完全不懂,但没有理解透彻,喜欢故弄玄虚。真正的达者,是举重若轻的,三言两语就直刺要害,比如我曾经向某人请教中间底铂金的做法,那人说:折腾了两年,其实就一句话,XXXXXXXX,就告诉我了。这是真搞明白的。
直方图的内涵其实很简单,我前面曾经用一句话描述过,这里不重复。
直方图的用处在于应用,调片子,一方面要看片子的时时效果变动,一方面同时要看着直方图,这就好比我们用刀子修一个东西,修几下就得用尺子量一量,不能修过了。
虽然直方图没有特定的形状,这是说拍摄的前期结果,也不能说什么样的形态是正确的,什么样的就是错误的。但是对照片的调整就进入了美的范畴,就涉及到一张照片究竟应当怎么调,这是初学者往往觉得不得要领的地方,很多人是看着显示器由着性子来的。在绘画时代,画家是靠眼睛看的,没有直方图可以用,所以不是什么人都可以当画家。而照相的人就多多了,值得庆幸的是现在的调图软件都有直方图,一般默认位置都在最显眼的地方,可见其重要性,可以说直方图是调图的基础度量工具。

从某种意义上说,所谓调图就是修改直方图的形态。这就产生两个问题,一个是修的方向,另一个是修的具体手段。如果空投一个※※,落地后他既不知道应当干什么,也不知道怎么干,那是很茫然的,所以他必须知道要去某某地方的方位,并且找到马或者汽车什么的交通工具。

我说的L、A、U型直方图,是一种总结,这个就是指引方向用的,通过具体的手段,这些“型”之间甚至可以变换,直方图上的“峰”和“凹”,也是可以移动、填平或削去的,最重要的是要明白什么时候干什么以及为什么要这么干,这些除了技术,也包含一些经验。

原理性的东西虽然简单,但实际操作上要用语言来描述不是很方便,需要很多的截图和说明。对直方图的理解必须要回到见山还是山的阶段,必须要对实际操作有所指导,还工具以本来面目。等我有整块的时间把操作的一些心得整理整理,供大家批评指正。


“老樊”的意见(7)
直方图对于曝光的作用,很多人都说“很大”,但是除了过曝溢出外,似乎也没能明确说出其他的。而“过曝”与“欠曝”、“溢出”与“不溢出”的利弊,我在前面的贴子里已经说过了,单方向的追求都是不合适的。要解决这些问题,一般情况下,相信相机,选择合适的测光模式就好了,特别的情况,比如逆光、极端光线、拍摄主题不在侧光范围等情况,应该用不同的曝光参数多拍几张,一定比你看直方图要简便一些。

一言开始在另外一个贴子里说“我总结直方图有L、A和U三种类型,具有统计学意义,不是瞎猜。”,而现在说“我曾经研究过大量的世界名画,从这些名画的直方图中找规律,收获很大。”,这是不对的。其实,“正确曝光”直方图不会有一个或几个固定的形状的,要理解lz给的定义,就不会有这样的想法。好比打牌一样,只是某些牌型,你觉得似乎出现的多一些(其实扑克牌中任何一手牌出现的概率都一样,只是有些牌型相像而已),这是因为你拍摄题材的原因。我在另外的那个贴子里贴过10多幅从屋脊来的图,每一个曝光都不能说有问题,而他们的形状已经五花八门。http://forum.xitek.com /showthread.php?threadid=150512&pagenumber=2

直方图的形状,依赖于拍摄主体,而摄影艺术,镜头的朝向是不应该受限制的,你可以拍摄暗夜中的一颗星星,也可以拍摄茫茫沙漠中的一支嫩芽,其实我们在“极端情况”下需要曝光指导,而恰好在这些情况下直方图的形状很特别。至于一言说的名画的情况,绘画,特别是欧洲传统绘画的题材比摄影要窄得多,比如宗教画,可能大部分都是圣子圣母此类的题材,某种形状的直方图出现多就很正常。但是,试图给摄影找出“标准”的直方图形状只能是徒劳。

而没有“标准形状”的直方图,你要看直方图来指导曝光的话,依据又是什么呢?大家还是只能回到“溢出”上面。


“老樊”的意见(8)
我曾经说过,“你给我任何形状的直方图,只要给我时间,我就能给出你相应的照片”,为什么,就是因为“照片”的题材是没有限制的,而数码照片,就是一个马赛克拼图,1000万像素的相片,就是用256x3=768种,1000万x3=3000万块瓷砖,拼出的一个马赛克画而已。

所谓的直方图,就是马赛克图的瓷砖用量统计。因为什么样的题材都可以称为照片,所以任意的一堆瓷砖,只要数量够--这不是问题,就能贴出一幅照片。你说这不是照片,你把这面墙贴好,我去拿相机拍,还能说不是照片吗?谁又能限制你拍什么呢?而不管我拍书什么,是不是需要正确曝光?--例子虽然极端,但是能说明问题。

既然任何形状的直方图都可以还原出“正确曝光”的照片,这就证明了直方图可以是任意形状,也就证明了直方图没有“标准形状”。

再总结一下逻辑:摄影艺术的题材是没有限制的--〉正确曝光的直方图可以是任意形状的--〉直方图没有有限量的“标准形状”--〉不能根据直方图形状来指导“正确曝光”


“不怕瓦落地”的意见(1)
直方图不是一个指导曝光的好工具,它的局限非常明显——不知道你的拍摄意图,但在尽量获取信息、防止曝光严重失误还是有作用的,只是这建立在对现场光线、拍摄预期与直方图之间的关系比较清楚的情况下,但说要起到指导正确甚至完美曝光无疑是过分夸大了它的作用。

至于通过LCD回放来检验曝光“正确”与否,目前市面上的很多数码相机也很难做到,因为现在的很多相机LCD屏的亮度、对比度不尽如人意,受环境的影响也很大。

而预防溢出,回放时的溢出警告最有用,可以知道溢出的位置和范围,非常直观,比直方图好用多了。


“老樊”的意见(9)
为什么相机会自动“溢出”呢?就是我说的,如果你让所有的高亮信号都纳入到模数转换的有限的256或1024范围内,你中间亮度的信息就被“压缩”了,中间亮度的过渡就不好了,而只有最高亮度的“溢出”,才有中间亮度部分的“精细”。

所以说,“溢出”和“不溢出”,是各有好处的,因拍摄主体而异,相机本身不知道你要拍摄什么,所以在照顾两头还是中间这个事情上,就“中庸”了一下,但溢出的话,它会告诉你,让你根据被拍摄主体决断。而如果“溢出”总是不好的,那么相机厂家可以做到绝对不“溢出”,不会劳烦您的。


“不怕瓦落地”的意见(2)
关于曲线,作了个图,看懂了基本上对理解曲线没什么问题了。

说明:输入——调整前,输出——调整后。

[2009-07-14 11:35 补充如下]

曲线变陡——反差(对比)加大
曲线变缓——反差(对比)减小


“ntarts”的意见
我的理解是直方图是个2维调整工具在PS又称作色阶。靠限制色彩范围,或者线性调整各种色彩在图上的分布来达到调整亮,暗,中色调的作用。

曲线相对来说就复杂的多。在一本书上看到这样的说法,如果能认真掌握曲线,则可以用它来代替大多数PS的调整工具。比如亮度和对比度,色彩平衡,饱和度,色阶等。曲线的调整的自由度是很大的,而且它的调整是非线性的调整,因此可以出的效果更复杂。

因此我想,要讨论曲线...其实是很飘忽的一件事情。


“萧风萧风”的意见
曲线用于渲染色彩有着特殊的作用,比如让画面呈现出某种色调,就象日出日落显示出某你自己喜欢的暖调是很容易的,只要要你明白三原色三补色之间的关系就容易调了,不过就是独立地拉红\绿\蓝三种基色的曲线就可以了.
曲线用于校正颜色,一是靠目测,二是靠三个吸管对中性色处点击,不过这个曲线校正颜色还有点让人不放心,要求不高可以用,要求高还不如色彩平衡,可以直接看读数.

题外话讲一句,曲线显然用途很广,可以起到其他工具的作用,但也不是什么都是曲线好的.其他工具的设置也是有其独到的优势的.


[tomtgubbe 编辑于 2009-07-18 02:37]
相关标签: PRO 负片 层次 DxO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浏览:26050 回帖:116
游客没有回帖权限
泡菜
泡网分: 3.005
主题: 41
帖子: 2690
注册: 2013年1月
接前贴,什么是RAW直方图。我们平时看到的ACR直方图,其实并不是RAW本身的直方图。
 
 
也就是如果选择不同的DCP文件(相机颜色配置文件),那么ACR的直方图是不同的,这显然不是RAW本身的直方图。因为假如是RAW数据的直方图,那么无论套用哪个DCP文件,右上方的直方图都不应该改变。但实际上不同的DCR文件,右上角的直方图是改变的。实际上,ACR打开的RAW是打开后,被ACR初始化数据以后的直方图,这个直方图的意思是,RAW套上DCP以后,如果在一个sRGB设备上显示像素的直方图。
 
 
所以,我们知道ACR的直方图是基于“显示”的,并不是原始数据的RAW直方图。因为RAW是无法直接显示的,在PhotoShop或Lightroom的处理流程内,RAW必须套上DCP文件在一个指定色彩空间内才是“可显示”的。比如这个例子中RAW套上DCP在sRGB色彩空间中。前面帖子提到,一般我们没法直接看基于RAW数据的直方图,目前是通过第三方软件RawDigger。
 
 
这里面的显示的才是RAW文件的直方图。可以看出曝光只利用了整个宽容度的一小部分。这个其实是向右曝光真正的参考值,相机厂家都实时掌握,只不过从不开放给相机用户使用。因为用户默认的操作习惯曝光都是基于“输出的”,而不是基于“输入”的。所以,目前只有第三方的才做到,而且不是实时的。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上海
资深泡菜
泡网分: 30.842
主题: 59
帖子: 4819
注册: 2008年2月
很久的技术贴,来学习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云南省
泡菜
泡网分: 3.005
主题: 41
帖子: 2690
注册: 2013年1月
老樊 发表于 2009-07-12 06:49
对于直方图的用途,很多人说到溢出的问题。
其实并不是没有溢出的照片是好照片,摄影是视觉艺术,好照片,永远是看起来好的照片,任何东西都替代不了你视觉的审美。
那么为何拍照时不希望有溢出呢?
我们知道,信息处理,有一个基本原理非常重要,那就是信息量在系统中总是减少的....
....
一个信息系统,可以分为输入、处理、输出三个部分,如果你用傻瓜机器,照完就放在电脑里看,相机就是一个完整的信息系统,有镜头和CCD/Cmos作为“输入”捕获信息,有专门的影像处理芯片作为“处理”部分来处理信息,LCD屏幕和电脑就是“输出”部分。而对于专业的摄影师,对于专业的摄影流程,相机只是一个“输入子系统”,照出来的相片,要在专业的软件如PS中“处理”,最后用打印机、冲印机去“输出”
.......
[老樊 编辑于 2009-07-12 06:51]

看发帖时间已经过去15年了哈。前一阵经常和手机大厂交流,我经常谈到:“无忌是中文网络提及向右曝光的”2005/09。所以 @老樊 的话要结合时代背景来看,当时肯定是先行者。现在都有 AI 了,其实摄影反而更无趣了。要说直方图的话,一定要结合曝光,否则没有意义。

目前来说,最重要的一点要注意:直方图都是面向输出的。相机厂家和PS/ACR都不敢出品针对输入的直方图,而我们拍摄RAW的时候,恰恰需要这类东西,但是厂家不敢开放,因为这牵扯到传统习惯。举个例子,电动车根本不需要怠速功能,但电动车默认松开刹车和油门仍模拟燃油车极低速缓行而不是停车静止。注意下两个图,相机选择色彩空间以及ACR选择色彩空间。
 
 
相机显示器看的直方图,都是曝光处理以后在sRGB或者AdobeRGB 8bit/JPG 的直方图,同理在ACR也是,只不过多了Display P3以及各类色彩空间(包括ProPhoto RGB)。问题的关键就来了:

数码时代向右曝光的,那么基于“输出的直方图”意义不大了,所以推荐一点过曝,向右曝光。但这样的片子就是@老樊 说的直接打开发灰。但没问题啊,套个曲线马上就惊艳了。但对大部分人来说不直观,对专业人士来说后期空间大,信噪比高,画质佳!但面向输出的直方图曲解了。

目前真正能看RAW直方图的要用RawDigger这类第三方工具,相机厂家没有提供实时的基于RAW的曝光。在数码后期的条件下,其实“过曝”的意义已经改变了,只要RAW不过曝就可以了,但我们无法实时观看,只能通过基于“输出”的直方图自己预估。索尼提供了斑马线功能作为输入曝光的参考(@rivershaw 的“斑马线#579”)

所以,@老樊 的观点情有可原吧,要是相机提供基于输入设备RAW的直方图,大家就没有异议了。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上海
资深泡菜
泡网分: 38.048
主题: 8
帖子: 2622
注册: 2005年5月
正文的图补上,就更直观了。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0.108
主题: 5
帖子: 104
注册: 2012年6月
偶喜欢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0.001
主题: 0
帖子: 1
注册: 2012年3月
无图。。云里雾里。。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1.943
主题: 48
帖子: 1906
注册: 2012年1月
好贴,谢谢分享,但是好多图片不显示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资深泡菜
泡网分: 35.464
主题: 3
帖子: 3015
注册: 2005年11月
好贴。 普及了一些很重要的知识。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0.875
主题: 0
帖子: 5
注册: 2006年10月
好贴,学习了不少知识。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资深泡菜
泡网分: 32.616
主题: 73
帖子: 753
注册: 2001年11月
原文由 davidchang 在2009-12-05 12:23发表
请教楼主及各位大侠:

1. 小弟的NIKON D70s 为了直出JPG加载了机内曲线(格式设定为RAW+Basic JPG), 直方图显示的是否是已经过曲线补偿后的JPG图片资料呢, 还是原始RAW图片资料?

2. 如果格式设定为RAW, 直方图显示的是否是已经过曲线补偿后的RAW图片资料吗?
都是已经过曲线补偿后的。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28.657
主题: 13
帖子: 130
注册: 2002年8月
非常好的帖子,信息量也很大。
慢慢学习体会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17.084
主题: 0
帖子: 258
注册: 2006年10月
太好了,慢慢消化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12.311
主题: 35
帖子: 1743
注册: 2009年6月
请教楼主及各位大侠:

1. 小弟的NIKON D70s 为了直出JPG加载了机内曲线(格式设定为RAW+Basic JPG), 直方图显示的是否是已经过曲线补偿后的JPG图片资料呢, 还是原始RAW图片资料?

2. 如果格式设定为RAW, 直方图显示的是否是已经过曲线补偿后的RAW图片资料吗?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资深泡菜
泡网分: 30.842
主题: 59
帖子: 4819
注册: 2008年2月
很好的技术贴,学习中。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19.414
主题: 1
帖子: 672
注册: 2007年3月
技术帖.........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7.389
主题: 21
帖子: 660
注册: 2009年10月
非常好,先收藏,慢慢看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资深泡菜
泡网分: 23.433
主题: 16
帖子: 3614
注册: 2007年1月
很好的技术帖。受益匪浅.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0
主题: 5
帖子: 43
注册: 2007年10月
学习了,谢谢分享。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24.465
主题: 13
帖子: 192
注册: 2004年2月
太感谢啦,收藏了,顶一个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资深泡菜
泡网分: 14.678
主题: 32
帖子: 1132
注册: 2008年11月
请教楼主和资深,经常会碰到直方图只有底部很少一点而且左右都不益出,这是什么原因。照片还算正常。谢谢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0
主题: 1
帖子: 61
注册: 2007年12月
论坛真是个好地方,学习。。。不断学习。。。做个记号,并认认真真学习摄影学习PS。。。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资深泡菜
泡网分: 43.833
主题: 21
帖子: 6056
注册: 2008年1月
天天都要来学习!!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11.329
主题: 1
帖子: 131
注册: 2006年10月
原文由 tuftekall 发表

关于曲线,'寻找春天兰花'有一篇“Photoshop曲线命令全攻略”。里面基本上就是我想继续讲的内容,既然有人写了,我也就不再重复了。两个帖子结合起来看就比较好了,有兴趣可以去那里继续学习

https://forum.xitek.com/showthread.php?threadid=271021


喜欢这张帖的大师都多,说的内容很够深度,喜欢学习深度的知识~

或者大家说说某些特殊案例的特殊操作技巧也好啊~~

呵呵~~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资深泡菜
泡网分: 15.073
主题: 19
帖子: 1449
注册: 2008年3月
很好的技术帖。
功力不够,围观学习中。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资深泡菜
泡网分: 20.758
主题: 4
帖子: 2289
注册: 2006年12月
留名....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8.526
主题: 17
帖子: 331
注册: 2009年8月
原文由 大D 发表
好久没有进来进修了~~~

这帖看了两个多小时终于看完了~~好帖好帖~~受益匪浅~~

十分感谢楼主、一言、老樊......等等大师们的积极讨论发言~~

看得出老樊大师已经进化到:『见山还是山』的阶段了,但本人认为我还是『见山不是山』的第二阶段,如何从第二阶段进化第三阶段的细节好像还没有仔细讨论~~

......


关于曲线,'寻找春天兰花'有一篇“Photoshop曲线命令全攻略”。里面基本上就是我想继续讲的内容,既然有人写了,我也就不再重复了。两个帖子结合起来看就比较好了,有兴趣可以去那里继续学习

https://forum.xitek.com/showthread.php?threadid=271021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11.329
主题: 1
帖子: 131
注册: 2006年10月
好久没有进来进修了~~~

这帖看了两个多小时终于看完了~~好帖好帖~~受益匪浅~~

十分感谢楼主、一言、老樊......等等大师们的积极讨论发言~~

看得出老樊大师已经进化到:『见山还是山』的阶段了,但本人认为我还是『见山不是山』的第二阶段,如何从第二阶段进化第三阶段的细节好像还没有仔细讨论~~

还望一言大师多多赐教~~十分感谢~~

还有曲线,精辟的总结是有了~~但还是缺乏具体细节~~望其他大师们多多指教~~

多谢多谢~~呵呵~~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资深泡菜
泡网分: 23.433
主题: 16
帖子: 3614
注册: 2007年1月
学习,再学习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泡菜
泡网分: 38.476
主题: 89
帖子: 3159
注册: 2004年8月
原文由 Greyhead 发表

我已經在那個帖子裏說了。你沒看見?

你最起碼該學會數數,9針跟15針的要分清!

哈哈!


这个是我错了,如果我数清是15针,也就不会以为是串口了。

对不起您和广大网友!
(0)
(0)
只看该作者
不看该作者
加入黑名单
举报
返回顶部
个人图文集
个人作品集
回复主题: 直方图与曲线之不完全技术解析
功能受限
游客无回复权限,请登录后再试